偶成

鄭虔官冷飯不足,杜陵高歌勸歸來。 古人失意有如此,嗟我不去胡爲哉。 山中屋廬殊未破,門前稻秫已堪栽。 扶犁有子健如犢,不信石田荒綠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鄭虔:唐代文學家,官至祕書監,因直言進諫被貶。
  • 官冷:指官職低微,不受重視。
  • 飯不足:生活貧困,食物不足。
  • 杜陵:指杜甫,唐代偉大的詩人,曾在詩中表達歸隱之意。
  • 高歌:大聲歌唱,此處指杜甫的詩作。
  • 失意:遭遇挫折,不如意。
  • 殊未破:尚未破敗。
  • 稻秫:稻穀和黍稷,泛指莊稼。
  • 健如犢:形容健壯如小牛。
  • 石田:貧瘠的田地。
  • 荒綠苔:荒蕪的田地上長滿青苔。

翻譯

鄭虔官職低微,生活貧困,杜甫在詩中高聲歌唱勸他歸來。古人失意時也有這樣的遭遇,我爲何還要留在這裏不去呢?山中的房屋尚未破敗,門前的莊稼已經可以種植。我有一個健壯如小牛的兒子可以扶犁耕作,不信那貧瘠的田地上會長滿青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人的失意與自己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鄭虔官冷飯不足」與「杜陵高歌勸歸來」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古人失意的形象。後兩句則通過描繪山中屋廬和門前稻秫的景象,展現了隱居生活的美好和自給自足的滿足感。最後兩句以兒子的健壯和石田的荒蕪作對比,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信心和決心。

胡天遊

元嶽州平江人,名乘龍,以字行。號松竹主人,又號傲軒。有俊才,七歲能詩。遭元季亂,隱居不仕。有《傲軒吟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