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韻
昔我曲江觀恐濤,越山不及吳山高。
如何古有任公子,一釣乃能連共鰲。
我今杖藜尋翠麓,地有白雲人不俗。
丹房火冷碧窗虛,夜半秋聲撼林竹。
踏歌連臂下仙壇,目斷西山吳綵鸞。
桂花飛簾作香雪,轉首便覺秋闌珊。
人生歡樂難再得,始信光陰如遇客。
陶令空披漉酒巾,謝公謾著登山屐。
庵前堵牆如白虹,洞門不掩來江風。
分師半席師已許,經筵蠟燭搖秋紅。
郊何爲寒島何瘦,新雨能來寧論舊。
今宵爛熳得好晴,知是何人補天漏。
少壯而老理則常,胡能不死凋三光。
放麑西巴誠不忍,歌鳳接輿無乃狂。
茲遊可繼五君詠,祀事同陪匪乘興。
中庭坐待明月來,樹影團團一時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曲江: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 恐濤:指洶涌的江水。
- 任公子: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據說能釣到大魚。
- 連共鰲:連同大鰲,鰲是傳說中的大海龜。
- 杖藜:拄着藜杖,藜是一種植物,其莖可做杖。
- 翠麓:青翠的山腳。
- 丹房:煉丹的房間。
- 碧窗:綠色的窗戶。
- 秋聲:秋天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等。
- 撼:搖動。
- 踏歌:邊走邊唱。
- 仙壇:神仙的祭壇。
- 桂花:一種香花,秋季開放。
- 香雪:比喻桂花。
- 秋闌珊:秋意漸濃。
- 漉酒巾:過濾酒的布巾。
- 登山屐:登山用的鞋。
- 堵牆:阻擋的牆。
- 白虹:比喻牆的形狀。
- 洞門:山洞的入口。
- 江風:江上的風。
- 分師:分享師父的教誨。
- 半席:指部分座位。
- 經筵:講經的場所。
- 蠟燭:照明用的蠟燭。
- 郊何爲寒島何瘦:郊外爲何寒冷,島嶼爲何貧瘠。
- 新雨:剛下的雨。
- 爛熳:燦爛,這裏指天氣晴朗。
- 補天漏:修補天空的漏洞,比喻解決天氣問題。
- 少壯而老:從年輕到老。
- 胡能不死:怎能不死。
- 凋三光:指日月星辰的衰敗。
- 放麑西巴:放生小鹿。
- 歌鳳接輿:唱歌迎接鳳凰。
- 五君詠:指五位君子的讚歌。
- 祀事:祭祀活動。
- 中庭:院子中央。
- 樹影團團:樹影密集。
翻譯
昔日我在曲江觀看洶涌的江水,越地的山不及吳地的山高。 爲何古代有任公子,一釣就能連同大鰲一起釣起。 如今我拄着藜杖尋找青翠的山腳,這裏白雲繚繞,居民不俗。 煉丹房冷清,碧窗虛掩,夜半秋聲搖動林中竹子。 邊走邊唱,手拉手下仙壇,目光遠望西山,吳綵鸞飛舞。 桂花飄落,簾內如香雪,轉眼間秋意漸濃。 人生歡樂難以再次得到,才知光陰如過客。 陶令空自披着濾酒的布巾,謝公徒然穿着登山鞋。 庵前的牆如白虹,洞門不閉,江風自來。 分享師父的教誨,師父已許我半席,經筵上的蠟燭搖曳着秋紅。 郊外爲何寒冷,島嶼爲何貧瘠,新雨能來,何必論舊。 今夜天氣晴朗燦爛,不知是誰修補了天空的漏洞。 從年輕到老,這是常理,怎能不死,日月星辰也會衰敗。 放生小鹿,實在不忍,唱歌迎接鳳凰,或許有些狂妄。 這次遊玩可繼續五君子的讚歌,祭祀活動一同參與,不是乘興而來。 坐在中庭等待明月升起,樹影密集,一時並現。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歡樂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曲江的恐濤、吳山的高聳、秋夜的林竹聲等,構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光陰易逝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詩的結尾,作者以等待明月升起的場景,寄託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