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虛中剡溪圖

雞黍交情不可違,如何興盡便空歸。 詩翁偶寫胸中趣,肯道溪山有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馬虛中: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剡谿:地名,位於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內,以風景秀麗著稱。
  • 雞黍交情:指深厚的友情,源自《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躰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 興盡:指興致消退。
  • 詩翁:對詩人的尊稱。
  • 胸中趣:心中的興趣或情感。
  • 谿山:指剡谿及其周邊的山景。

繙譯

不可違背與馬虛中深厚的友情, 爲何興致一盡便匆匆歸去? 這位詩人偶然描繪心中的樂趣, 豈肯說谿山之間有任何是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以及對自然山水的喜愛。詩中“雞黍交情不可違”一句,強調了友情的深厚與不可違背,而“興盡便空歸”則流露出一種無奈與遺憾。後兩句“詩翁偶寫胸中趣,肯道谿山有是非”,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超然態度,不願將世俗的是非帶入這清幽之地,躰現了詩人追求心霛自由與超脫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與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世俗紛擾的淡然態度。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