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北歸

相逢袞袞別匆匆,酒沃離腸盞易空。 急管繁弦悲落日,短衣疋馬又西風。 關河千里頻回首,烽火三年嘆轉蓬。 此去應須各強健,有書長寄北來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袞袞(gǔn gǔn):形容連續不斷,衆多。
  • :澆灌,此處指飲酒。
  • 急管繁弦:形容音樂節奏急促,樂器繁多。
  • 短衣疋馬:短衣,指便裝;疋馬,一匹馬,形容行裝簡便。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亂。
  •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強健:身體健康。
  • :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

翻譯

我們相聚時熱鬧非凡,轉眼間卻要匆匆告別,用酒來澆灌離別的愁腸,酒杯很快就空了。急促的管絃樂聲中,夕陽西下,顯得格外悲傷,我穿着簡便的衣服,騎着一匹馬,迎着西風又要啓程。千里關河,我頻頻回首,感嘆三年來戰火連綿,生活如同隨風飄轉的蓬草。這次分別後,我們都應該保重身體,希望你能常寄信來,就像北歸的大雁帶回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北歸的深情告別和美好祝願。詩中通過「急管繁弦悲落日」和「短衣疋馬又西風」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充滿離愁的氛圍。後兩句「關河千里頻回首,烽火三年嘆轉蓬」則抒發了詩人對戰亂歲月中漂泊生活的無奈與感慨。結尾處,詩人希望雙方都能保持健康,並期待着友人的書信,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