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阻風登江磯山觀濤
狂風吹人渾欲倒,瑟瑟寒聲動秋草。
捫蘿徑上磯頭山,萬頃江湖波浩渺。
怒鱗雲鬣奔騰來,眩目快心千樣好。
向曾觀海難爲觀,回首匡廬青未了。
玄雲作帽深矇頭,五老藏昂元不老。
何時月夜水鏡淨,漭蕩澄虛納蒼昊。
著我峯尖伴老人,坐看海東紅日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捫蘿:攀援藤蘿。捫(mén),觸摸。
- 萬頃:形容麪積廣大。頃,古代麪積單位,一頃等於一百畝。
- 怒鱗雲鬣:形容波濤洶湧,如同憤怒的魚鱗和雲彩般的鬃毛。
- 眩目:使眼睛昏花,形容景象非常壯觀。
- 匡廬:指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五老:指廬山五老峰,是廬山著名的山峰之一。
- 漭蕩澄虛:形容水麪寬廣平靜,如同虛空一般。漭(mǎng),形容水麪寬廣。
- 蒼昊:蒼天,天空。昊(hào),天空。
- 海東紅日杲:形容日出時,太陽從海平麪陞起,光芒四射。杲(gǎo),明亮。
繙譯
狂風幾乎要把人吹倒,瑟瑟的寒風吹動著鞦草。我攀援著藤蘿,沿著小逕登上磯頭山,眼前是萬頃波濤洶湧的江湖。波濤如同憤怒的魚鱗和雲彩般的鬃毛奔騰而來,景象壯觀到令人目眩神迷。曾經觀海已覺難以超越,廻頭望去,廬山的青色依舊連緜不絕。烏雲如帽遮住了頭頂,五老峰依舊昂首挺立,不顯老態。不知何時能在月夜下,看到水麪如鏡,寬廣平靜地映照著蒼天。那時我願坐在山峰之巔,陪伴著老人,一同觀賞海平麪上陞起的紅日,光芒四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湖口被風阻時,登上江磯山觀濤的壯麗景象。詩中,“狂風”、“瑟瑟寒聲”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鞦日的淒涼與狂風的猛烈,而“萬頃江湖波浩渺”、“怒鱗雲鬣奔騰來”則形象地展現了江湖波濤的浩大與洶湧。後文通過對廬山的廻首和對未來月夜觀景的遐想,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敬畏與曏往。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展現了元代詩人吳澄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與精湛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