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木末:樹梢。
- 芙蓉:荷花的別稱。
- 果裸:果實累累的樣子。
- 儻:或許,表示希望或推測。
翻譯
鄉鄰們應該會奇怪我,爲何獨自歸來得這麼晚? 樹梢上荷花已經綻放,簾前果實累累垂掛。 夜裏寒意襲來,知道露水重了,秋天老了,通過星星的移動來驗證時光的流逝。 今天在南浦再次與你分別,希望重逢的日子或許可以期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重逢的期盼。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如樹梢上的荷花、簾前的果實,以及夜寒露重、秋老星移,來烘托出離別的淒涼和時光的無情。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重逢的希望,展現了積極向上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吳澄
元撫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穎悟,既長,博通經傳。宋鹹淳間舉進士不第,還居草屋,學者稱草廬先生。元世祖遣程鉅夫求賢江南,起至京師,尋以母老辭歸。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學副提舉,以疾去。武宗即位,召爲國子監丞,升司業,遷翰林學士。泰定帝時爲經筵講官,修《英宗實錄》,命總其事。實錄成,復棄官歸。四方士負笈來學者,常不下千數百人。少暇,即著書。有《易纂言》、《儀禮逸經傳》、《禮記纂言》、《春秋纂言》、《吳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
吳澄的其他作品
- 《 奉題樵雲吟藁以畀其子 》 —— [ 元 ] 吳澄
- 《 代柬曽小軒謝馮筆蠟紙之貺 》 —— [ 元 ] 吳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白露 》 —— [ 元 ] 吳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小滿 》 —— [ 元 ] 吳澄
- 《 題羅漢過海圖 》 —— [ 元 ] 吳澄
- 《 壽王講師 》 —— [ 元 ] 吳澄
- 《 題倒騎驢觀梅圖 》 —— [ 元 ] 吳澄
- 《 渡江雲 · 揭浩齋送春 》 —— [ 元 ] 吳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