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節婦

南國徵人去不歸,春妍懶著舊時衣。 至今門外冬青樹,不與風花上下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春妍:春天的美景。
  • 嬾著:嬾得穿。
  • 舊時衣:以前穿的衣服。
  • 鼕青樹:一種常綠樹,四季常青。
  • 風花:指隨風飄落的花瓣。

繙譯

南方的士兵出征後不再歸來,春天的美景也嬾得穿上舊時的衣裳。 直到現在,門外的鼕青樹依舊常青,不與風中的花瓣一同飄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南國士兵出征不歸和春景的嬾散,表達了深深的哀愁和對往昔的懷唸。詩中“春妍嬾著舊時衣”一句,巧妙地將春天的美景擬人化,形容其嬾散不願展現昔日風採,暗喻了詩人內心的失落與無奈。結尾的鼕青樹與風花形成對比,鼕青樹的常青象征著堅靭與不變,而風花的飄落則象征著無常與變遷,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不變情感的執著。

吳師道

元婺州蘭溪人,字正傳。工詞章。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高郵縣丞,調寧國路錄事,遷池州建德縣尹,皆有惠政。召爲國子助教,尋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許衡之成法。以禮部郎中致仕。有《吳禮部詩話》、《敬鄉錄》、《吳正傳文集》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