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岸泊道隆觀觀有金人闖海時斫柱刀跡因聽客話蓬萊山紫霞洞二首

· 吳萊
起行海東洲,重險忽已渡。 由來產神奇,政爲孤絕故。 幽芳岝?搜,修蟄高嶅赴。 荒煙悽暗潮,旭日照晴樹。 似聞蓬萊山,去此特跬步。 蟠根迄中立,髮乳森外護。 紫氛蒸作霞,玄浪激爲霧。 古穴通若輿,靈文讀不句。 赤玉舄者誰,黃金闕何處。 常疑方士說,未省仙子遇。 芝草空漢廷,鯨魚壓秦路。 彼猶莫能得,今我獨何據。 馮夷開水宮,禦寇控風馭。 從渠指虛無,此計恐遲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岝? (zuò è):山勢險峻的樣子。
  • 修蟄 (xiū zhé):長長的蟄伏,這裏指長長的山脈。
  • 高嶅 (gāo áo):高聳的山峯。
  • 跬步 (kuǐ bù):半步,形容距離很近。
  • 蟠根 (pán gēn):盤曲的樹根。
  • 髮乳 (fā rǔ):指山石的形狀像乳汁流出。
  • 紫氛 (zǐ fēn):紫色的霧氣。
  • 玄浪 (xuán làng):黑色的波浪。
  • 靈文 (líng wén):神祕的文字。
  • 赤玉舄 (chì yù xì):紅色的玉鞋,傳說中的仙人用品。
  • 黃金闕 (huáng jīn què):黃金做的宮闕,指仙境。
  • 馮夷 (féng yí):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禦寇 (yù kòu):抵禦敵人。
  • 控風馭 (kòng fēng yù):駕馭風。
  • 虛無 (xū wú):空虛無物,指仙境。
  • 遲暮 (chí mù):晚年,比喻時間已晚。

翻譯

我行走在東海的洲島上,重重險阻忽然已渡過。這裏之所以產生神奇,正是因爲它的孤絕。險峻的山勢中搜尋幽深的芳草,長長的山脈向高聳的山峯奔赴。荒涼的煙霧中潮水暗淡,旭日照耀着晴朗的樹木。彷彿聽聞蓬萊山就在此地,距離這裏只有半步之遙。盤曲的樹根直立在中央,山石的形狀像乳汁流出,外圍保護森嚴。紫色的霧氣蒸騰成霞光,黑色的波浪激起霧靄。古老的洞穴似乎通向輿地,神祕的文字讀不出句意。穿着赤玉鞋的人是誰,黃金宮闕又在何處。常常懷疑方士的說法,未曾省悟仙子的相遇。芝草空懸在漢廷之上,鯨魚壓在秦路之下。那些我都無法得到,現在我又有何依據。水神馮夷開啓水宮,抵禦敵人駕馭風。從他們指向的虛無之地,這種計劃恐怕已是晚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登岸泊道隆觀,觀有金人闖海時斫柱刀跡,並聽客話蓬萊山紫霞洞的情景。詩中,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一幅神祕而壯麗的畫面。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渴望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