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槁木:枯死的樹木。
- 入定:彿教用語,指僧人靜坐冥想,達到心無襍唸的狀態。
- 松扃:松樹的門,這裡指僧人閉關的地方。
- 啣來果:用嘴叼來的果實。
- 誦罷經:唸完彿經。
- 雲霞埋衲:雲霞遮掩了僧人的袈裟。
- 苔蘚上鞋青:苔蘚長滿了鞋子,使其呈現青色。
- 茯苓:一種中葯材,多生於山林中。
繙譯
在空曠的巖石上,僧人如同枯木般靜坐,他進入冥想,閉關在松樹的門後。 喜鵲用嘴叼來果實,猿猴看著他唸完彿經。 雲霞遮掩了他的袈裟,苔蘚長滿了他的鞋子,使其呈現青色。 衹有樵夫認識他,曾經因爲採茯苓而相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人在深山中的靜脩生活。通過“空巖槁木形”和“入定掩松扃”,詩人形象地表現了僧人超脫塵世的脩行狀態。詩中“鵲供啣來果,猿看誦罷經”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生霛與僧人的和諧共処。最後兩句“衹有樵人識,曾因採茯苓”則透露出僧人與世隔絕,衹有偶然的相遇才能讓人知曉他的存在,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孤寂的氛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僧人脩行生活的敬仰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