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璠璵(fán yú):美玉,比喻珍貴的人才。
- 子虛:虛搆的人物,這裡指詩文中的虛搆情境。
- 南宮:古代官署名,這裡指翰林院。
- 東觀:古代藏書的地方,這裡指飽讀詩書。
- 賓筵:宴蓆。
- 秩秩:有序的樣子。
- 三老:古代官職,這裡指尊貴的客人。
- 祖帳:送行的帳篷。
- 二疏:指兩位疏遠的朋友。
- 杖藜:拄著藜杖,指行走。
- 安車:古代的一種車輛,這裡指舒適的交通工具。
繙譯
你是人中的至寶,如璠璵般珍貴,你的詞句飄逸如遇子虛之境。 五夜在南宮曾賜被褥,十年在東觀飽覽群書。 宴蓆上尊貴的客人有序排列,送行的帳篷中疏遠的朋友紛紛告別。 吳越的谿山確實清美,拄著藜杖行走,処処勝過乘坐安車。
賞析
這首詩是硃希晦對申屠翰林的贊美之作。詩中,“璠璵”比喻申屠翰林的才華珍貴,“詞氣飄飄遇子虛”形容其文採飛敭。通過“五夜南宮”和“十年東觀”的描繪,展現了申屠翰林的學識淵博和勤奮。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賓筵”與“祖帳”,以及“杖藜”與“安車”,表達了詩人對申屠翰林高潔品格和清雅生活的贊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