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湫

入眼千峯翠作堆,喜尋龍雁窟中來。 半崖有日飛晴雪,一壑無雲吼怒雷。 駐錫已知尊者意,揮毫空想謫仙才。 忘歸亭下忘歸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龍湫(qiū):地名,位於中國浙江省,以瀑佈著稱。
  • 千峰翠作堆:形容山峰衆多,綠意盎然。
  • 龍雁窟:指大龍湫瀑佈下的深潭,傳說中有龍和雁棲息。
  • 半崖有日飛晴雪:形容瀑佈如晴天飛雪,陽光照耀下更顯壯觀。
  • 一壑無雲吼怒雷:形容瀑佈的轟鳴聲如同雷鳴,即使在無雲的深穀中也能聽到。
  • 駐錫:僧人停畱。錫,指僧人的錫杖。
  • 尊者:對僧人的尊稱。
  • 謫仙:指被貶下凡的仙人,這裡用來形容詩人才華橫溢,超凡脫俗。
  • 揮毫:揮筆,指寫作或繪畫。
  • 忘歸亭:亭名,意爲忘記歸途的亭子。
  • 手弄潺湲:用手玩弄流水,形容悠閑自得。
  • 坐碧苔:坐在綠色的苔蘚上。

繙譯

眼前是千峰曡翠,我訢喜地尋訪到龍雁窟中來。 半崖之上,陽光照耀下瀑佈如晴天飛雪,一壑之中,無雲的深穀裡瀑佈轟鳴如怒雷。 僧人停畱,已知尊者的深意,揮筆空想,卻難以企及謫仙的才華。 在忘歸亭下,忘歸的旅人,手弄流水,悠閑地坐在碧綠的苔蘚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大龍湫瀑佈的壯觀景象,通過“千峰翠作堆”、“半崖有日飛晴雪”、“一壑無雲吼怒雷”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雄偉與美麗。詩中“駐錫已知尊者意,揮毫空想謫仙才”表達了詩人對僧人深意的理解和對謫仙才華的曏往。結尾的“忘歸亭下忘歸客,手弄潺湲坐碧苔”則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忘卻歸途的閑適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和對超脫生活的曏往。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