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芙蓉山八首
春風吹衆樹,春喚如鳴梭。
平煙帶遠村,時聞樵者歌。
田父有真樂,東皋牧羣鵝。
煙暖衆草合,豔綠如流波。
搔首負白日,歡然得婆娑。
事立或福的,識深乃愁多。
西家酒正熟,況此天氣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梭(míng suō):比喻聲音快速而連續。
- 平煙:平鋪的煙霧。
- 東皋(dōng gāo):東邊的田野。
- 搔首(sāo shǒu):抓頭,形容思索或不耐煩的樣子。
- 婆娑(pó suō):形容動作輕盈、自在。
- 事立:事情成就。
- 西家:指鄰居家。
翻譯
春風吹拂着衆多樹木,春天的呼喚聲如同快速穿梭的梭子。平鋪的煙霧環繞着遠處的村莊,不時能聽到樵夫的歌聲。田間的老人有着真正的快樂,他在東邊的田野放牧着一羣鵝。煙霧溫暖,各種草木茂盛,豔麗的綠色如同流動的波浪。我抓着頭,辜負了這美好的白日,但心中卻歡快地自在舞動。事情的成就或許會帶來福祉,但深刻的認識卻帶來了更多的憂愁。鄰居家的酒已經釀好,何況這天氣如此宜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田園的寧靜與生機,通過春風、樹木、煙霧、村莊、樵歌、牧鵝等元素,展現了田園生活的美好與和諧。詩中「搔首負白日,歡然得婆娑」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又透露出內心的自在與歡愉。結尾提到鄰居家酒熟,天氣和煦,增添了生活的溫馨與愜意。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