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麗正門書事

萬騎遙聞發上林,內前車馬去駸駸。 風回輦路香菸合,雨映龍樓柳色深。 雜卒屢呼驚過客,冷官凝望促華音。 修門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儻照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騎:指衆多的騎兵。
  • 上林:古代皇家園林,這裏指元朝的皇家園林。
  • 內前:皇宮前。
  • 駸駸:形容馬匹奔跑迅速。
  • 輦路:皇帝車駕所經之路。
  • 龍樓:皇帝的居所。
  • 雜卒:雜役,指宮中的僕役。
  • 冷官:指官職不高,權力不大的官員。
  • 華音:美好的音樂或消息。
  • 修門:指宮門。
  • 清光:指皇帝的恩光或賞識。

翻譯

衆多騎兵從皇家園林出發,聲音遙遠可聞,皇宮前的車馬疾馳而去。 風迴旋在皇帝的車道上,香氣四溢,煙霧繚繞;雨映照在龍樓旁,柳色顯得更加深沉。 宮中的雜役大聲呼喊,驚動了過往的行人,而那些官職不高的官員則在凝望中期待着好消息。 今日在宮門遇見了尊貴的客人,彷彿近在咫尺的皇帝恩光即將照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皇宮的繁忙景象,通過「萬騎遙聞」、「車馬去駸駸」等詞句展現了皇家出行的盛況。詩中「風回輦路香菸合,雨映龍樓柳色深」以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宮廷的寧靜與莊嚴。後兩句則通過「雜卒」與「冷官」的對比,反映了宮廷內部的不同階層與期待。結尾的「修門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儻照臨」則表達了詩人對皇帝恩光的渴望與期待。

吳師道

元婺州蘭溪人,字正傳。工詞章。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高郵縣丞,調寧國路錄事,遷池州建德縣尹,皆有惠政。召爲國子助教,尋升博士。其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許衡之成法。以禮部郎中致仕。有《吳禮部詩話》、《敬鄉錄》、《吳正傳文集》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