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原房淳德赴上長蘆校官廿四韻
曩歲在甲子,我忝登桂籍。
君從河東來,劘壘肆健筆。
相識稠人中,神勝鬚髮黑。
河汾孕靈秀,翛然澗松柏。
文章豈優劣,方晷判得失。
時運或少乖,戰藝不幸北。
乾龍飛九五,湛恩逮點額。
受職固匪輕,笑捧告身敕。
音問久寥邈,再遇京塵陌。
或薦諸太常,借徑簿領役。
禮文熟討論,固豈刀筆術。
鹺司巍學宮,儼在漳水側。
橫經屬老成,弟子拜講席。
廣文莫厭冷,師道貴名實。
宦業墮素餐,吾黨有愧色。
育材登廷珍,計功倍千百。
拿舟載妻子,攜書去王國。
別酒借顏紅,春衣點頭白。
尚憶韓與許,當時同少詘。
士宗掾柏臺,才氣森崒嵂。
輝卿莎塞下,幕府著勞績。
小大無棄捐,朝家禮羅密。
賢路闢榛蕪,異才應間出。
文運豈偶然,因君重太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曩歲(nǎng suì):往昔的歲月。
- 忝(tiǎn):謙辭,表示自己有愧於某事。
- 桂籍:科舉考試中榜的名單。
- 劘壘(mó lěi):磨礪,比喻努力學習。
- 肆健筆:盡情揮灑有力的筆墨。
- 河汾:黃河和汾河,這裏指河東地區。
- 翛然(xiāo rán):形容自然超脫的樣子。
- 澗松柏:比喻堅韌不拔的品質。
- 方晷(fāng guǐ):方形的日晷,比喻時間的流逝。
- 戰藝:指科舉考試。
- 乾龍:指皇帝。
- 湛恩(zhàn ēn):深厚的恩惠。
- 告身敕(gào shēn chì):任命官員的文書。
- 寥邈(liáo miǎo):遙遠,疏遠。
- 京塵陌:京城的塵土路,指繁華的都市。
- 鹺司(cuó sī):鹽務官署。
- 巍學宮:高大的學府。
- 橫經:指傳授經書。
- 廣文:指學問廣博。
- 宦業:官場生涯。
- 素餐:白吃飯,指無功受祿。
- 育材:培養人才。
- 廷珍:朝廷的珍寶,比喻優秀的人才。
- 拿舟:划船。
- 顏紅:臉紅,指飲酒後的樣子。
- 春衣:春天的衣服,比喻年輕時的裝束。
- 少詘(shǎo qū):年輕時的挫折。
- 森崒嵂(sēn zú lǜ):形容才華橫溢。
- 莎塞(suō sāi):邊塞。
- 禮羅密:禮遇和選拔人才。
- 榛蕪(zhēn wú):雜草叢生,比喻混亂無序。
- 太息:深深地嘆息。
翻譯
往昔的歲月在甲子年,我有幸登上了科舉的榜單。你從河東來到這裏,勤奮學習,盡情揮灑有力的筆墨。我們在人羣中相識,你的精神勝過年輕的黑髮。河汾地區孕育了靈秀之氣,你像澗邊的松柏一樣自然超脫。文章哪有優劣之分,只是時間的流逝決定了得失。有時運氣稍有不佳,科舉考試不幸失敗。皇帝的深厚恩惠降臨,我接受了輕職,笑着捧着任命文書。我們的音訊已經很久沒有聯繫,再次在京城的塵土路上相遇。有人推薦你到太常寺,通過文書工作來接近官場。你熟悉討論禮儀,這當然不是簡單的刀筆之術。鹽務官署的高大學府,莊嚴地坐落在漳水旁。你作爲老成持重的人,被弟子們尊敬地拜爲講席。不要厭倦廣博的學問,師道重要的是名實相符。官場生涯讓我感到無功受祿,我們這一黨派都感到羞愧。培養人才,選拔朝廷的珍寶,計算功績是千百倍的價值。你帶着妻子和孩子,帶着書籍離開王國。別酒讓你的臉紅,春天的衣服讓你點頭白。還記得韓和許,當時我們同樣年輕有挫折。士宗在柏臺做官,才華橫溢。輝卿在邊塞下,幕府裏有着顯著的功績。無論大小,都沒有被遺棄,朝廷禮遇和選拔人才緊密。賢路開闢了雜草叢生之地,非凡的人才應時而出。文運難道是偶然的嗎?因爲你,我重重地嘆息。
賞析
這首詩是宋褧送別太原房淳德赴上長蘆校官的作品,通過回憶與房淳德的相識、相知,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分別的不捨。詩中,「河汾孕靈秀,翛然澗松柏」等句,以自然景物比喻房淳德的品質,形象生動。同時,詩人通過對官場生涯的反思,表達了對師道和育人的重視,以及對文運和人才選拔的深刻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漁陽(二首) 其二 》 —— [ 元 ] 宋褧
- 《 送君則林倅南還辛酉登科今爲京尹主文 》 —— [ 元 ] 宋褧
- 《 送趙伯常淮西憲副 》 —— [ 元 ] 宋褧
- 《 和蘇伯修應奉上都試院夜坐韻 》 —— [ 元 ] 宋褧
- 《 送王君實西臺御史 》 —— [ 元 ] 宋褧
- 《 灊山縣廨和趙伯常憲副韻 》 —— [ 元 ] 宋褧
- 《 王君冕嘗於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之北鑿牖穴號歸雲洞二首 》 —— [ 元 ] 宋褧
- 《 三月一日雜詩四首(延祐七年) 其四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