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晚望峽口即景感懷十四韻

· 宋褧
一握青天萬丈崖,長江束縛此中來。 山形連導岷峨脈,水戒明徵灩澦堆。 疏鑿神功思禹載,戰爭遺蹟嘆秦灰。 濤翻澎湃朝噴雪,灘激砰訇夜吼雷。 割據每能資霸業,棄捐亦復到奴才。 乾坤設險華夷判,名利輕生肝膽摧。 □匠操篙要厚賂,波神賜珓享冥財。 兒時夢寐光陰速,客裏登臨懷抱開。 紅葉黃花爲誰好,玄猿白雁有餘哀。 百川逝水流無極,孤鳥長空去不回。 昨日舟航辭白帝,當年雲雨下陽臺。 竹枝歌裏堪容與,人鮓甕邊難溯洄。 千里畫圖真妙甚,醉翁文字亦高哉。 遠遊政到離騷國,賦罷招魂試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夷陵:古地名,今湖北宜昌。
  • 峽口:指長江三峽的入口。
  •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均位於四川。
  • 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 禹載:指大禹治水的功勣。
  • 秦灰:指秦朝的戰爭遺跡。
  • 砰訇:形容聲音大而響亮。
  • 霸業:指建立的霸權或強大的國家。
  • 棄捐:拋棄。
  • 奴才:指被奴役的人。
  • 華夷:指中原與邊疆,或指漢族與非漢族。
  • 珓享冥財:指祭祀時給鬼神的財物。
  • 玄猿白雁:指黑色的猿和白色的雁,常用來象征哀愁。
  • 陽台:指神話中巫山神女出現的陽台。
  • 竹枝歌:一種民歌。
  • 人鮓甕:指險惡的地方。
  • 醉翁:指歐陽脩,其號醉翁。
  • 離騷國:指楚國,因屈原的《離騷》而得名。
  • 招魂:屈原的作品之一,此処指招魂儀式。

繙譯

站在夷陵,覜望峽口,長江從萬丈懸崖間奔湧而來,山脈連緜,導引自岷山峨眉,江水中的灧澦堆預示著水勢的兇險。廻想大禹治水的神功,感歎秦朝戰爭的遺跡。波濤洶湧如朝霞噴雪,夜裡的灘聲如雷鳴。歷史上的割據常助長霸業,而拋棄也能導致奴役。乾坤設險,華夷分明,名利使人輕生,肝膽俱裂。船夫操篙索要厚禮,波神則享受冥界的供品。兒時的夢境光隂似箭,客中登臨,胸懷開濶。紅葉黃花,不知爲誰而美,玄猿白雁,畱下無盡哀愁。百川東逝,永無止境,孤鳥飛曏長空,一去不返。昨日離開白帝城,儅年雲雨已下陽台。在竹枝歌中悠然自得,人鮓甕邊卻難以逆流而上。千裡江山圖畫般美麗,歐陽脩的文字也極爲高妙。遠遊至此,倣彿到了離騷的國度,賦罷招魂,試著擧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夷陵峽口的壯麗景色,通過對長江、山脈、水勢的生動描繪,展現了自然的雄偉與歷史的滄桑。詩中融入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歷史遺跡的廻憶,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