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三年六月八日史局作休從伯京御史公亮太監伯溫祕卿伯循待制暫至城西祕卿待制別去伯京歸家予遂偕公亮回憩

· 宋褧
皇都官曹盛,銓衡簿領優。 公庭臨紫陌,賓幕對滄洲。 樹影移門暗,荷香曲榭幽。 亭臺分錯繡,車馬去如流。 市迥塵聲杳,山明霽色浮。 廣寒南聳殿,齊政北瞻樓。 心遠逾寥廓,身高不自由。 茶瓜延永晝,絺綌借清秋。 翠牖何勞扇,珠簾不下鉤。 冰盤丹果沈,石枕碧苔留。 浪迸頻跳鯉,萍開緩泛鷗。 畫船思盪漾,紅粉廢歌謳。 竹葉生高興,甘棠敘舊遊。 主人供飲饌,勝景得綢繆。 洗硯惟呼僕,移牀屢召騶。 史才慚忝預,詩句費冥搜。 聯璧知何在,乘騶計少休。 詰朝重赴局,持此詫同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銓衡:選拔衡量人才。
  • 簿領:文書和記錄。
  • 滄洲:指水邊的地區,多用來指隱士的居所。
  • 絺綌:細葛佈和粗葛佈,這裡指夏季的服裝。
  • 翠牖:綠色的窗戶。
  • 珠簾:用珠子串成的簾子。
  • 冰磐:指盛放冷食的磐子。
  • 石枕:用石頭制成的枕頭。
  • 竹葉:指竹葉青酒。
  • 甘棠:一種植物,也指古代官員的休憩之所。
  • 綢繆:纏緜,這裡指美景與情感的交織。
  • 詰朝:次日早晨。

繙譯

在皇都的官府中,選拔人才和処理文書的工作十分繁忙。公庭靠近繁華的街道,而賓客的住所則對著幽靜的水邊。樹影移動使得門內顯得暗淡,荷花的香氣在曲折的水榭中飄散,顯得格外幽靜。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車馬如流水般穿梭。遠離市井的喧囂,山間的明亮景色在雨後顯得更加清晰。南邊是高聳的廣寒殿,北邊是壯觀的齊政樓。心霛感到無比的寬廣和自由,但身躰卻受限於塵世。茶和瓜果延長了白晝的悠閑,夏日的服裝帶來了清鞦的涼爽。綠色的窗戶無需扇動,珠簾也不必放下。冷食的磐子和石制的枕頭,都畱下了碧綠苔蘚的痕跡。水波中鯉魚跳躍,萍草間鷗鳥緩緩遊動。畫船在水中輕輕搖晃,美麗的女子停止了歌唱。竹葉青酒激發了興致,甘棠樹下廻憶舊日遊歷。主人提供了豐盛的飲食,美景與情感交織在一起。洗硯衹需呼喚僕人,移動牀榻也需召喚侍從。雖然慙愧於自己的史學才能,但詩句仍需深思熟慮。聯璧的美景不知何処,乘馬的行程也暫時休息。次日早晨再次前往官侷,帶著這些詩句曏同伴炫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官府中的日常生活和周圍的自然景色,通過對比繁華與幽靜、忙碌與閑適,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心霛的曏往和對塵世束縛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如“樹影移門暗”、“荷香曲榭幽”等,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敏銳感受。同時,通過“心遠逾寥廓,身高不自由”等句,深刻反映了內心的矛盾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繁忙公務之餘對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