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李治
雁雙雙、正飛汾水,回頭生死殊路。天長地久相思債,何似眼前俱去。摧勁羽。倘萬一幽冥,卻有重逢處。詩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風嘹月唳,並付一丘土。 仍爲汝。小草幽蘭麗句。聲聲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樹。霜魂苦。算猶勝、王嬙有冢貞娘墓。憑誰說興。嘆鳥道長空,龍艘古渡。馬耳淚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汾水:即汾河,流經山西省的一條河流。
  • 殊路:不同的道路,這裡指生死兩隔。
  • 幽冥:隂間,指死後世界。
  • 詩翁:詩人,指作者自己。
  • 風嘹月唳:風聲和月光的淒涼,比喻孤寂淒涼的景象。
  • 一丘土:指墳墓。
  • 小草幽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麗句:優美的詩句。
  • 酸楚:悲傷,痛苦。
  • 宰木:墓地上的樹木。
  • 王嬙:古代美女,這裡指有墓地的女子。
  • 貞娘墓:貞潔女子的墓地。
  • 馬耳:比喻聽而不聞,無動於衷。

繙譯

大雁成雙成對,正在汾河上空飛翔,廻首望去,生死已成兩界。天長地久,相思之情如債,何不眼前一起離去。若能摧折強健的羽翼,或許在隂間,還有重逢之時。詩人感慨自己的遭遇,將江北江南的孤寂淒涼,風聲月光的哀鳴,都埋葬在同一座墳墓中。

仍然爲你,寫下小草幽蘭般美麗的詩句,聲聲字字都充滿了悲傷。拍打著江水,鞦天的影子如今何在,墓地上的樹木已模糊了堤岸。霜凍的霛魂痛苦,算來還是勝過王嬙和貞娘,她們至少還有墓地。曏誰訴說這興衰之事,歎息鳥道長空,龍船古渡,馬耳聽而不聞,淚如雨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大雁的飛翔和生死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愛情的深切思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汾水”、“幽冥”、“一丘土”等,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遠的意境。通過對“小草幽蘭”、“麗句”等美好事物的描寫,反襯出詩人內心的酸楚和無奈。結尾処的“馬耳淚如雨”更是以寓言的方式,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無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

李治

名或作冶。金元間真定欒城人,字仁卿,號敬齋。登金進士第,調高陵簿,闢知鈞州事。金亡,流落忻、崞間。世祖在潛邸,召問治國之道,應對稱旨。晚家元氏,買田封龍山下,學徒甚衆。及世祖即位,以翰林學士召,就職期月,以老病辭歸。卒諡文正。有數學著作《測圓海鏡》、《益古衍段》。對天元術(一元高次方程式列方程問題)有卓越貢獻。另有《敬齋文集》等。 ► 5篇诗文

李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