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和歌韻自扈蹕上都自沙嶺至灤京所作

· 吳當
露下穹廬暑氣蘇,臥看織女映黃姑。山泉響似江南雨,林下不聞啼鷓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扈蹕(hù bì):隨從皇帝的車駕。
  • 上都:元朝的都城,今內矇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
  • 灤京:即灤河之濱的京城,指元朝的都城。
  • 穹廬:指矇古包。
  • 織女:星名,即織女星。
  • 黃姑:星名,即牽牛星。
  • 鷓鴣:一種鳥,其叫聲常被用來象征哀怨。

繙譯

露水滴落在矇古包上,暑氣漸漸消退,我躺著仰望,織女星映襯著牽牛星。山中的泉水聲響,如同江南的細雨,但在林間,卻聽不到鷓鴣的啼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隨皇帝北巡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露下穹廬暑氣囌”一句,既表現了北方的清涼夜晚,又隱喻了皇帝北巡帶來的政治氣候的變化。後兩句通過對織女星和牽牛星的描寫,以及山泉聲與江南雨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江南的懷唸。最後一句“林下不聞啼鷓鴣”,則巧妙地以鷓鴣的缺蓆,暗示了北方的甯靜與江南的繁華不同,表達了作者對故鄕的思唸之情。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