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行城東懷程漢翁因寄

· 何中
倚郛起遙悲,日下滄波闊。 何處是新城,層峯翰飛滅。 始反今悔悟,沈想還成結。 百里詭稱遙,長年忍爲別。 迴風歸山霞,道景發沙月。 獨殷今夕情,悽迷轉城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倚郛:倚靠城牆。郛(fú),古代城牆的外牆。
  • 滄波:青蒼色的波浪,泛指江河湖海。
  • 翰飛:高飛。翰(hàn),古代指鳥羽,比喻高飛。
  • 詭稱:謊稱,虛假地說。
  • 長年:長時間。
  • 迴風:旋風。
  • 道景:道路上的景色。
  • 悽迷:形容景色或心情迷茫淒涼。

翻譯

我倚靠在城牆上,心中涌起遙遠的悲傷,眼前是夕陽下遼闊的滄海波濤。 新城在哪裏?只見層層山峯在飛鳥消失中隱去。 如今我終於悔悟,深沉的思緒凝結成結。 百里之遙被虛假地稱爲遙遠,長時間忍受着離別的痛苦。 旋風帶着山間的晚霞歸去,道路上的景色在沙灘月色下發光。 只有我此刻的心情如此殷切,在迷茫淒涼中轉向城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黃昏時分,倚靠城牆遠望,心中涌起的深沉悲傷和對遠方新城的嚮往。詩中,「倚郛起遙悲」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孤獨、憂鬱的心境。通過「日下滄波闊」和「層峯翰飛滅」的壯闊景象,詩人表達了對未知遠方的渴望與迷茫。後文中的「始反今悔悟」和「長年忍爲別」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往的反思和對離別之苦的深刻體驗。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闊,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詩人何中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何中

元撫州樂安人,字太虛,一字養正。少穎拔,以古學自任,學弘深該博。文宗至順間,應行省之請,講授於龍興路東湖、宗濂二書院。有《通鑑綱目測海》、《通書問》、《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

何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