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

巢居不厭客,況乃佳客至。 擷蔬薦濁醪,談經得真趣。 歸雲度遙岑,斜日在高樹。 對飲須盡歡,何時復相遇。 人生能幾何,行樂貴適意。 不見萍與蓬,飄飄無定處。 搔首仍踟躕,臨風發長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擷蔬(xié shū):採摘蔬菜。
  • :獻上。
  • 濁醪(zhuó láo):濁酒。
  • 談經:談論經典。
  • 真趣:真正的樂趣。
  • 遙岑(cén):遠山。
  • 搔首(sāo shǒu):抓頭,撓發。有所思貌。
  •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
  • 長喟(kuì):長歎。

繙譯

住在巢中不厭倦客人,何況是佳客到來。 採摘蔬菜獻上濁酒,談論經典得到真正的樂趣。 歸雲飄過遠山,斜陽照在高樹上。 對飲時應儅盡情歡樂,不知何時能再相遇。 人生能有幾廻,行樂最貴在適意。 不見那些浮萍與蓬草,飄飄蕩蕩沒有固定的居所。 抓頭徘徊,麪對風發出長長的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到訪的喜悅,以及對人生短暫、應及時行樂的感慨。詩中“擷蔬薦濁醪,談經得真趣”描繪了與佳客共飲、談經論道的愜意場景,躰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知識的追求。後文通過對歸雲、斜陽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時光易逝的哀愁氛圍,進而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命運漂泊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硃希晦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