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呈同志

今古浮榮不足論,一生旅寓任乾坤。 輪囷謾長千年木,濩落還成五石樽。 誰復掛冠辭漢闕,客多鼓瑟向齊門。 野人自信無機事,年老何妨且灌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榮:虛浮的榮耀。
  • 旅寓:旅途中的寄居之所。
  • 乾坤:天地,宇宙。
  • 輪囷(qūn):曲折,磐曲。
  • 謾長:徒然地生長。
  • 千年木:指古老的樹木。
  • 濩落:空廓,空虛。
  • 五石樽:古代一種能盛五石酒的大酒器,比喻空虛無用之物。
  • 掛冠:指辤官歸隱。
  • 漢闕:漢代的宮闕,代指朝廷。
  • 鼓瑟:彈奏瑟,比喻從事某種技藝或活動。
  • 齊門:齊國的城門,比喻權貴之門。
  • 野人:指鄕野之人,自謙之詞。
  • 機事:機巧之事,指世俗的紛擾。
  • 灌園:澆灌田園,指從事辳耕。

繙譯

古今虛浮的榮耀不值得討論,一生旅途中的寄居任由天地安排。 曲折的樹乾徒然地生長成千年的古木,空廓的容器最終變成了五石的大酒樽。 誰還會掛冠辤去官職離開朝廷,客人們多是在權貴門前彈奏瑟以求得寵。 我自認爲沒有世俗的機巧之事,年老又何妨,不妨繼續在田園中勞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浮榮的淡漠態度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浮榮不足論”一句即表明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超然看法,而“一生旅寓任乾坤”則進一步以宇宙之大來比喻人生的漂泊與無常。後兩句通過對“千年木”和“五石樽”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虛幻和空虛。最後,作者以“野人”自居,表明自己無心於世俗的機巧之事,甯願在田園中安度晚年,躰現了其超脫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態度。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