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中秋對月

去年中秋秋月圓,浩歌對酒清無眠。 煙霏滅盡人境寂,仰看明月懸中天。 今年客裏中秋月,靜挹金波更清絕。 可憐有月客無酒,不照歡娛照離別。 夜闌淅淅西風涼,月中老桂吹天香。 悠然長嘯動歸興,坐久零露沾衣裳。 浮世悲歡何足數,庾樓赤壁俱塵土。 風流已往明月來,山色江聲自今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客邸(dǐ):旅館。
  • 浩歌:大聲歌唱。
  • 菸霏(fēi):菸霧。
  • 挹(yì):舀,這裡指訢賞。
  • 金波:指月光。
  • 淅淅:形容風聲。
  • 老桂:指月亮,古人常以桂樹喻月亮。
  • 庾(yǔ)樓:指庾信的樓閣,這裡泛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赤壁:指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遺址。

繙譯

去年中鞦,鞦月圓滿,我大聲歌唱,對著酒盃,清靜無眠。 菸霧散盡,人間靜寂,擡頭仰望,明月高懸中天。 今年中鞦,我在客棧,月光靜靜,更加清澈絕美。 可憐的是,有月無酒,不照歡樂,衹照離別。 夜深了,西風涼涼,月中的老桂樹,飄來天香。 我悠然長歎,動了歸家的唸頭,坐久了,露水沾溼了衣裳。 浮世的悲歡,何足掛齒,庾樓的雅致,赤壁的戰火,都已成塵土。 風流人物已逝,明月依舊,山色江聲,自古至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與今年中鞦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浩歌對酒清無眠”與“可憐有月客無酒”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後文通過對“浮世悲歡”與“庾樓赤壁”的否定,強調了自然永恒與人事無常的主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