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禧觀

門前流水泛桃花,回首蓬山別一家。 曾把金莖餐沆瀣,閒揮玉麈看琵琶。 火存丹鼎春長好,卷掩《黃庭》日欲斜。 心與江湖天共遠,大開瀛海駐吾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繁禧觀:道觀名,具體位置不詳。
  • 蓬山:神話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遙遠的理想之地。
  • 金莖:指仙人的食物,比喻珍貴。
  • 沆瀣:夜間的水氣,仙人所飲。
  • 玉麈:玉製的麈尾,古代文士雅士所持,用以拂塵或指揮。
  • 丹鼎:煉丹用的鼎,象徵修煉和長生。
  • 《黃庭》:道教經典,全稱《黃庭內景經》,講述修煉內丹的方法。
  • 瀛海:神話中的大海,比喻廣闊無垠的世界。
  • 吾槎:我的船,槎是古代對船的一種稱呼。

翻譯

門前流水漂浮着桃花,回首望去,蓬山已成遙遠的別家。 曾品嚐過仙人的珍饈,閒暇時揮動玉麈,聆聽琵琶。 丹鼎中火光依舊,春意盎然,捲起《黃庭經》時,日已西斜。 心與江湖、天空一樣遼遠,敞開瀛海,讓我的船停泊其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畫面,通過流水、桃花、蓬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寧靜與美好。詩中「金莖餐沆瀣」、「玉麈看琵琶」等句,展現了詩人對仙人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結尾的「心與江湖天共遠,大開瀛海駐吾槎」則表達了詩人心靈的自由與廣闊,以及對未知世界的無限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道教仙境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吳全節

元饒州安仁人,字成季,號閒閒,又號看雲道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嘗從大宗師張留孫至大都見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師。英宗至治間,留孫卒,授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工草書。有《看雲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