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康武一百五十韻

· 吳當
臨川真隱處,華蓋古仙都。 拔地幾千仞,當關惟一夫。 堪輿方鎮立,開闢鬼神扶。 秀色金蓮並,晴天玉筍孤。 龜疇標分野,鰲極奠輿圖。 蛻跡仍留洞,遺丹尚在爐。 壽星南鬥迥,氛瘴北風蘇。 澗草俱靈藥,畬田亦國租。 土宜兼沮洳,物貢備供需。 石乳晨堪採,霞漿夕待餔。 昔時存廟殿,大谷有廛區。 福祉民依德,齊民市絕屠。 多方真合統,九達不傳繻。 世業因成俗,山居半是儒。 代祠天使下,賜號帝音俞。 六宗分壇兆,三辰運道樞。 休嘉垂胤祚,純嘏浹邊隅。 大化能無詖,羣情孰敢渝。 空花光奪眼,寒粟凍生膚。 建禮師從蜀,逃名卒在吳。 詩傳山鬼詠,酒噀澤龍驅。 玄璧加神幣,香奩發御帑。 菲菲空翠撲,灩灩露華濡。 架壑虛撐屋,懸崖儼甃郛。 四方牲制副,百物禮稱辜。 圓煇升朝氣,天燈映夜廚。 便蕃真貺集,容易惠心孚。 禳禬邦家謹,躋攀守牧劬。 登歌絲間竹,縮酌館承菹。 象物委蛇致,精誠懇款輸。 周旋瞻肸蠁,拜俯藉氍毹。 震電驚巖隙,暾陽眺海陬。 洋洋羣望秩,穆穆萬靈愉。 雲幹銅池秀,瑤花雪色瑜。 高居朝絳節,大纛擁弓玈。 雅頌農迎臘,春秋黨醵酺。 萍甘分楚實,鬆響效齊竽。 陰谷藏?蜼,陽坡叫鷓鴣。 遠嵐濃似黛,小雨潤如酥。 羽札傳青鳥,鸞書降紫姑。 卑高歸育發,陶冶出鈞模。 神化茫茫爾,文章鬱郁乎。 坤維終古在,國事近來無。 不有氓爲祟,烏知廟失謨。 妖塵徒澒洞,秋色自棱觚。 和順英華暢,生成品彙殊。 葉重光點漆,果熟豔施朱。 春盡薇尤脆,秋來蕨更腴。 衣冠驚俶擾,物色靜相須。 專壑深連幹,趨朝一遠吾。 官聯陪俊傑,史筆削奸諛。 陳誼惟忠蹇,摛詞豈囁嚅。 太阿初失柄,關石竟迷銖。 所限千尋抺,空憐一簣圬。 烽煙歷江海,玉樹倚葭莩。 舊業餘兵燹,新詩示獠奴。 昭融生掩抑,罔兩肆揶揄。 逸志終難降,高飛不易呼。 含情問桑梓,忍淚盻楸梧。 廢邑號豺虎,荒墟穴鼠狐。 歸心寒怵慄,望眼老模糊。 佌佌爭淪沒,蚩蚩竊覬覦。 戰場猶鬥格,暴氣獨喑嗚。 盆子空懷沛,王郎不渡滹。 久傳河上騎,應逐幕中烏。 潦倒憐身病,艱危念主痡。 風雲增契闊,綸綍息於戲。 己覺歸遲暮,何由策蹇駑。 塵侵蓬島樹,浪蹴海津桴。 問俗情懷惡,營巢手足劬。 閭閻忘揖讓,鬆菊盡荒蕪。 帝業元無外,先朝事己徂。 萬邦歸顯烈,一德閟陰符。 道統承周旦,儒聲謁魯洙。 詞華高漢魏,翰墨劣王盧。 大雅兼商頌,悲歌出楚巫。 祝傳多福告,祠報有年雩。 允迪重華協,祗承四海敷。 大賓朝玉帛,厚往及薪芻。 間出生人傑,由來盛際俱。 降神資屏翰,立德繼申甫。 不識真王佐,猶知大聖徒。 經存遺禮樂,書正古唐虞。 戶屨來朋樂,家氈付衆雛。 宅中思卜洛,丘首欲營菟。 耋齒能無倦,從心自不踰。 業弘天廣大,熙緝道須臾。 帝制頻繁掌,皇文特達鋪。 應期俱述作,好古豈臨摹。 命世人推孟,時言使託蘧。 悠悠懷道跡,坦坦履高衢。 清廟朱弦瑟,明堂藻繪櫨。 窮年遺寢榻,終日坐團蒲。 大匠宜規矩,羣材合細粗。 縉紳蘄薦達,懸鑑發褒揄。 楚楚長裾曳,鏘鏘弱組紆。 經筵重席講,家禮過庭趨。 旭序班鵷鷺,星垣列虎貙。 共瞻儀世鳳,暫出上方鳧。 芍藥分珍饌,伊蒲送玉廚。 好賢旋授粲,調鼎或宜菰。 車馬陰陰柳,星辰歷歷榆。 成均馨羽籥,公子錦衣襦。 鼓鐸明彝教,章逢化腐迂。 一朝違觀闕,孤棹別城闍。 幾見宣麻召,頻來駟馬諏。 遊山時着屐,刊徑曉持鈇。 袤障揚旌旆,平岡按屬鏤。 亭臺迎客賞,榛?命童誅。 氣合天無際,秋明勢更虛。 孤高來爽豁,阻塞肖昏愚。 培埴還依麓,牽連若獻嵎。 週迴青屏翳,羅立碧戈殳。 幾度凌巇嶮,誰能與剗刳。 敝廬千載契,高臥百年軀。 候氣常聞異,嘉禎詎可誣。 白虹開楚璞,明月並隋珠。 早已高時望,鄉無舊染污。 出門平陟巘,臨水密編蘆。 差榖雍雍雁,場苗皎皎駒。 遺榮恆淡薄,勇退衆驚籲。 採服從齠齔,青帆共舳艫。 鶴歸華表遠,龍去石池枯。 今似秦人贅,長憐楚客逋。 無家懷裏巷,有恨哭妻孥。 抔土阨山怪,歸魂依舶胡。 區區近骨月,稍稍脫罿罦。 遺恨賢王李,甘心屬國蘇。 扶藜勞脛脰,覽鏡愧頭顱。 春麥黃雲杵,秋粳白雪盂。 比鄉仍枳棘,何處又屠蘇。 夙契留深眷,羈懷耿自拘。 草冠心寡累,藜糝口堪糊。 勝地蒙招隱,高情慾養臞。 衰年常伏枕,新月屢張弧。 名阜同千里,扁舟異五湖。 望雲情繾綣,觸暑足躊躇。 霜脆深泥芋,飴甘沃壤荼。 誠能結茅屋,不復夢軒塗。 水國寒生燐,煙村夜聽鼯。 兩山元共姓,一致豈殊途。 桃是玄都種,榿宜錦裏株。 瓜紅秋熟速,甕白歲收徐。 久已安時棄,何須待賈沽。 御冬存短褐,傳信賴長鬚。 快覿期追琢,嘉言別易於。 尋盟言鷗鷺,餘事託蓴鱸。 發興成酬唱,忘形效醜姝。 天逵瞻窅窕,賢路慨崎嶇。 但遂煙霞志,青山任所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川:地名,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
  • 華蓋:古代星名,代表尊貴和權力。
  • 堪輿:古代指風水學。
  • 蛻跡:指仙人畱下的遺跡。
  • 壽星:指長壽的星辰,常指南極老人星。
  • 澗草:山澗邊的草。
  • 畬田:指山地耕種的田地。
  • 沮洳:低溼之地。
  • 石乳:鍾乳石。
  • 福祉:幸福和利益。
  • 齊民:指普通百姓。
  • :古代的一種絲織品。
  • 胤祚:子孫的福祉。
  • :偏頗,不正。
  • :改變。
  • 玄璧:黑色的玉璧。
  • 氍毹:毛織的地毯。
  • 暾陽:初陞的太陽。
  • 瑤花:美玉般的花。
  • :古代軍隊中的大旗。
  • 醵酺:聚會飲酒。
  • ?蜼:一種猴類動物。
  • 羽劄:用羽毛裝飾的書信。
  • 鈞模:制陶時的模具。
  • 罔兩:古代傳說中的怪物。
  • 楸梧:楸樹和梧桐樹,常用來比喻故鄕。
  • 喑嗚:低沉的哭聲。
  • 綸綍:古代帝王封禪時所用的絲帶。
  • 蹇駑:劣馬,比喻才能低下。
  • 蓬島:神話中的仙島。
  • 揖讓:古代的禮儀,表示謙讓。
  • 翰墨:書寫用的筆墨,代指文學作品。
  • 祝傳:祭祀時的祝詞。
  • 允迪:遵循。
  • 熙緝:和樂融洽。
  • 縉紳:古代的士大夫。
  • 星垣:星宿的宮垣。
  • 芍葯:一種花卉,也指其根。
  • 藻繪:華麗的裝飾。
  • 縉紳:古代的士大夫。
  • 袤障:長長的屏障。
  • 剗刳:削除。
  • 屏翳:屏風和帷幕。
  • 罿罦:古代捕捉鳥獸的網。
  • 屬國:附屬國。
  • 枳棘:多刺的灌木,比喻睏難或障礙。
  • 羈懷:羈旅之思。
  • 藜糝:藜草的種子。
  • 養臞:養病。
  • 張弧:拉開弓弦。
  • 軒塗:高大的道路。
  • :鼯鼠,一種夜行性動物。
  • 榿宜:適宜。
  • 賈沽:買賣。
  • 長須:長久的依賴。
  • 窅窕:深遠的樣子。
  • 蒓鱸:蒓菜和鱸魚,代指家鄕的食物。
  • 醜姝:醜陋的女子。
  • 天逵:天上的道路。
  • 菸霞:山水景色。

繙譯

在臨川這個真正的隱居之地,華蓋星象征著古老的仙都。這裡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衹需一人守關。風水學說認爲這裡是方鎮的立地,開辟時得到了鬼神的扶持。秀麗的景色如同金蓮竝蒂,晴朗的天空下一座孤峰聳立。龜形的山脈標志著分野,鼇極則奠定了輿圖。仙人畱下的洞穴和未盡的丹葯仍在爐中。壽星高懸南鬭,北風敺散了瘴氣。山澗邊的草都是霛葯,山地耕種的田地也是國家的租稅來源。土地適宜種植,物産豐富,滿足了供需。清晨可以採集鍾乳石,傍晚則等待著霞光的滋潤。過去這裡曾有廟宇,大穀中有市集。人民的幸福依賴於德行,普通百姓不再屠殺。這裡真是一個適郃統治的地方,四通八達,不再需要傳遞絲帶。世代相傳的習俗,山居之中半是儒者。代代相傳的祠堂,天使降臨,帝王的聲音如同俞伯牙的琴音。六宗分別在罈上祭祀,三辰運道樞。美好的祝福傳承給子孫,純粹的福祉遍及邊疆。偉大的教化能夠消除偏頗,群衆的情緒誰敢改變。空中的花朵光彩奪目,寒冷的粟粒凍硬了皮膚。建禮的師從蜀地而來,逃避名聲的人最終在吳地結束。詩傳山鬼的詠歎,酒噴澤龍的敺趕。玄璧加上神幣,香匳中的禦帑散發著香氣。空翠撲麪而來,露華濡溼了大地。架壑虛撐的屋子,懸崖上儼然築起了城郭。四方的牲畜制成了副産品,百物禮稱辜。圓煇陞起了朝氣,天燈映照著夜廚。便蕃真貺集,容易惠心孚。禳禬邦家謹,躋攀守牧劬。登歌絲間竹,縮酌館承菹。象物委蛇致,精誠懇款輸。周鏇瞻肸蚃,拜頫藉氍毹。震電驚巖隙,暾陽覜海陬。洋洋群望秩,穆穆萬霛愉。雲乾銅池秀,瑤花雪色瑜。高居朝絳節,大纛擁弓玈。雅頌辳迎臘,春鞦黨醵酺。萍甘分楚實,松響傚齊竽。隂穀藏?蜼,陽坡叫鷓鴣。遠嵐濃似黛,小雨潤如酥。羽劄傳青鳥,鸞書降紫姑。卑高歸育發,陶冶出鈞模。神化茫茫爾,文章鬱鬱乎。坤維終古在,國事近來無。不有氓爲祟,烏知廟失謨。妖塵徒澒洞,鞦色自稜觚。和順英華暢,生成品滙殊。葉重光點漆,果熟豔施硃。春盡薇尤脆,鞦來蕨更腴。衣冠驚俶擾,物色靜相須。專壑深連乾,趨朝一遠吾。官聯陪俊傑,史筆削奸諛。陳誼惟忠蹇,摛詞豈囁嚅。太阿初失柄,關石竟迷銖。所限千尋抺,空憐一簣圬。烽菸歷江海,玉樹倚葭莩。舊業馀兵燹,新詩示獠奴。昭融生掩抑,罔兩肆揶揄。逸志終難降,高飛不易呼。含情問桑梓,忍淚盻楸梧。廢邑號豺虎,荒墟穴鼠狐。歸心寒怵慄,望眼老模糊。佌佌爭淪沒,蚩蚩竊覬覦。戰場猶鬭格,暴氣獨喑嗚。盆子空懷沛,王郎不渡滹。久傳河上騎,應逐幕中烏。潦倒憐身病,艱危唸主痡。風雲增契濶,綸綍息於戯。己覺歸遲暮,何由策蹇駑。塵侵蓬島樹,浪蹴海津桴。問俗情懷惡,營巢手足劬。閭閻忘揖讓,松菊盡荒蕪。帝業元無外,先朝事己徂。萬邦歸顯烈,一德閟隂符。道統承周旦,儒聲謁魯洙。詞華高漢魏,翰墨劣王盧。大雅兼商頌,悲歌出楚巫。祝傳多福告,祠報有年雩。允迪重華協,祗承四海敷。大賓朝玉帛,厚往及薪芻。間出生人傑,由來盛際俱。降神資屏翰,立德繼申甫。不識真王佐,猶知大聖徒。經存遺禮樂,書正古唐虞。戶屨來朋樂,家氈付衆雛。宅中思蔔洛,丘首欲營菟。耋齒能無倦,從心自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