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山中偶成

山氣空濛暑氣收,南箕落落月如鉤。 松濤忽卷三更雨,林籟俄驚六月秋。 破甕從他中夜舞,敝裘憐我少年遊。 夜來起坐空長嘆,生不成名已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濛(méng):形容山間霧氣朦朧的樣子。
  • 南箕(jī):古代星宿名,這裡指星星稀疏。
  • 松濤:風吹過松林時,松樹發出的聲音,如同波濤。
  • 林籟(lài):風吹過樹林時,樹木發出的聲音。
  • 敝裘(bì qiú):破舊的皮衣。

繙譯

山間的霧氣朦朧,夏日的暑氣已經消退,星星稀疏,月亮像彎鉤一樣掛在天空。 突然,松林中傳來了如波濤般的雨聲,林間的風聲讓人感到倣彿已是六月的鞦天。 破舊的甕中有人夜半起舞,而我穿著破舊的皮衣,憐惜自己年少時的遊歷。 夜晚坐起來,衹能空自長歎,我這一生未能成名,卻已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夏夜山中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慨。詩中“山氣空濛暑氣收”一句,既描繪了山間霧氣的朦朧美,又暗示了暑氣的消退,爲後文的鞦意鋪墊。後文通過“松濤忽卷三更雨,林籟俄驚六月鞦”進一步以自然的變化來象征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最後兩句“夜來起坐空長歎,生不成名已白頭”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未能成就功名的遺憾和對年華老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