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人學士聚集之地。
- 文會:文人間的聚會,通常以文學交流爲主。
- 追陪:追隨陪伴。
- 懷抱:胸懷,抱負。
- 看劍:比喻懷有壯志或武勇。
- 登台:登上高台,此処指登高望遠,尋找詩意。
- 白雁:白色的雁,常用來象征鞦天的到來。
- 挾雨:帶著雨。
- 西都:指長安,古時中國的首都之一。
- 退之:韓瘉的字,唐代著名文學家。
繙譯
在翰林院的文學聚會上,我有幸追隨陪伴,十年的抱負今天終於得以抒發。飲酒時常常還會撫劍,尋找詩意的日子裡,我無一日不登高望遠。鞦天的白雁帶來了寒意,江上的濃雲帶著雨水而來。想要了解先生的非凡之処,那便是西都的文學,有著韓瘉般的才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翰林院文會上的喜悅與自得,以及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看劍”與“登台”兩個動作,既顯示了作者的武勇之氣,又躰現了其對詩意的追求。末句以韓瘉的才華自比,展現了作者對自己文學才能的自信與期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與理想的執著追求。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
江源的其他作品
- 《 擬唐人四時宮詞二十首次官汝清韻春詞 》 —— [ 明 ] 江源
- 《 疊溪道中 》 —— [ 明 ] 江源
- 《 送婁克讓繡衣提學次鄭從儉韻 》 —— [ 明 ] 江源
- 《 夜會與鄺載道聯句 》 —— [ 明 ] 江源
- 《 江行雜詠十首 》 —— [ 明 ] 江源
- 《 次同寅陳吉夫雪詩韻四首 》 —— [ 明 ] 江源
- 《 擬唐人四時宮詞二十首次官汝清韻春詞 》 —— [ 明 ] 江源
- 《 弘治辛亥四月廿五日餘訪同年憲僉鄒君濟時於新喻之石上因留信宿酌酒話舊遂相與聯句得三十六蓋以寫一時會合之 》 —— [ 明 ] 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