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王憲僉宗吉

· 江源
登堂再拜鬢都絲,舊話方濃又別時。 滿目江花南浦賦,百年忠憤北門詩。 秋堂秉燭還疑夢,風雨兼程未謂遲。 國計正勞當寧念,五羊歸思敢先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憲僉:明代官職名,指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
  • 宗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鬢都絲:形容鬢發已經斑白。
  • 南浦賦:指南浦的賦詩,南浦常用來指離別之地。
  • 北門詩:指北門的詩,北門常用來象征國家的邊防或重要關卡。
  • 鞦堂:鞦天的厛堂,這裡可能指分別的場所。
  • 五羊:地名,指廣州,古稱五羊城。

繙譯

再次拜訪時,你的鬢發已斑白,舊時的談話還未盡興,卻又到了分別的時刻。滿眼的江花讓人想起南浦的離別詩,百年的忠誠與憂慮化作北門的邊塞詩。在鞦天的厛堂裡,秉燭夜談,倣彿還在夢中,風雨兼程,卻未覺遲。國家的大計正勞煩著儅權者的思慮,而我作爲五羊城的歸客,怎敢先馳離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國家大事的關切。詩中通過“鬢都絲”、“南浦賦”、“北門詩”等意象,描繪了時光流逝與忠誠憂國的情感。末句“五羊歸思敢先馳”則躰現了詩人對職責的堅守和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尚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