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

· 江源
敗將難言勇,迂儒敢論文。 高堂垂白髮,蹇足阻青雲。 僮僕厭貧父,文章嘆命迍。 授衣時節近,燈火又相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下第:科擧考試不中,落榜。
  • 敗將:比喻考試失敗的人。
  • 迂儒:指迂腐的讀書人。
  • 高堂:指父母。
  • 垂白發:形容父母年老。
  • 蹇足:行動不便,比喻処境睏難。
  • 青雲:比喻高官顯貴,或指遠大的前程。
  • 僮僕:僕人。
  • 命迍:命運多舛,不順遂。
  • 授衣時節:指鞦天,古代有授衣的習俗。
  • 相親:相互親近。

繙譯

考試失敗的人難以自稱勇敢,迂腐的讀書人又怎敢妄論文採。 家中父母已白發蒼蒼,我這行動不便之人卻難以踏上青雲之路。 僕人也開始厭倦貧窮的生活,我衹能歎息命運的不順。 鞦天的時節即將來臨,我和家人又將圍坐在溫煖的燈火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科擧落榜後的自嘲與無奈。詩中,“敗將難言勇”和“迂儒敢論文”兩句,既是對自己現狀的幽默自嘲,也透露出對未來的迷茫與無力。後兩句通過對父母年老和自己処境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無奈和哀愁。最後,以鞦天的到來和家人的團聚作爲結尾,雖帶有溫煖,卻也難掩內心的失落與孤寂。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靭與對家庭的深情。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