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圭璋(guī zhāng):古代貴重的玉器,常用來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赭袍(zhě páo):古代皇帝的朝服,這裏指皇帝。
- 漏刻(lòu kè):古代計時器,用來計算時間。
- 星河(xīng hé):銀河,夜空中由無數星星組成的帶狀星羣。
- 珠簾(zhū lián):用珍珠串成的簾子,形容宮廷的華麗。
- 劍佩(jiàn pèi):佩劍,古代官員或貴族佩戴的裝飾性劍。
- 黼扆(fǔ yǐ):古代帝王座後的屏風,上面繪有斧形圖案,象徵權力。
- 羽林(yǔ lín):古代皇帝的禁衛軍。
- 旌旄(jīng máo):古代軍旗,這裏指軍隊的威儀。
- 鳳毛(fèng máo):鳳凰的羽毛,比喻珍貴稀有的人才。
翻譯
萬國的賢才如珍貴的圭璋般簇擁着皇帝,春天的雲彩帶着色彩,清晨的雞鳴聲傳來。風中傳來漏刻的聲音,銀河在黎明中漸漸顯現,雲彩捲起華麗的珠簾,劍佩高懸,顯得莊嚴。金殿的煙霞繚繞在帝王的屏風周圍,羽林軍的旗幟高高豎立,彰顯着軍威。君臣之間的關係和諧如同堯舜時代,如今池邊又出現了珍貴的人才,如同鳳凰的羽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早朝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國家的繁榮。詩中「圭璋捧赭袍」、「春雲送色」等詞句,不僅描繪了朝會的莊嚴氣氛,也體現了對皇帝的尊崇。後句通過「風傳漏刻」、「雲卷珠簾」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巧妙地融入了時間的流轉和宮廷的華麗。結尾的「君臣契合同堯舜」和「池上於今有鳳毛」則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清明、人才輩出的讚美之情。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