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歲大飢莆中民風八首

· 朱浙
甑以生塵突不黔,街頭鬥粟貴於金。 村莊男女餘多少,拆盡人間父母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 生塵:積滿灰塵,形容無人使用。
  • 突不黔:菸囪不冒菸,形容家中無火做飯。
  • 鬭粟:一鬭米。

繙譯

瓦器積滿了灰塵,菸囪也不再冒菸,街頭的米價貴得像金子一樣。村莊裡的男女老少所賸無幾,人們爲了生存,不得不拆散家庭,這種行爲如同撕裂了父母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甲辰嵗大飢荒的慘狀。通過“甑以生塵突不黔”和“街頭鬭粟貴於金”的對比,生動地展現了飢荒的嚴重性和人們生活的艱難。後兩句“村莊男女馀多少,拆盡人間父母心”則深刻反映了飢荒對家庭和社會的破壞,以及人們爲了生存所做出的無奈選擇,情感深沉,令人動容。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