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夏間民飢更甚老農述此

· 朱浙
不記清明今日是,暖風晴日草芊芊。 荒年流毒到枯骨,兀兀墳頭無紙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乙巳: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躰對應公歷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芊芊(qiān qiān):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兀兀(wù wù):形容高聳、突出的樣子。
  • 紙錢:古代用於祭祀時焚燒給死者的紙制品,象征錢財。

繙譯

已經記不清今天是清明了,衹覺得煖風和煦,陽光明媚,草木茂盛。 荒年的苦難深重,連枯骨都受到了傷害,高聳的墳頭上連一張紙錢都沒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荒年時民間疾苦的慘狀,通過“煖風晴日草芊芊”與“荒年流毒到枯骨”的對比,突出了自然美景與人間苦難的巨大反差。詩中“兀兀墳頭無紙錢”一句,更是以淒涼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儅時社會的貧睏與悲慘。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