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夏間民飢更甚老農述此

· 朱浙
冷煙恰受生柴葉,饞口偏堪宿草荄。 曉露襤■衣袂溼,分明不爲踏青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冷菸:指炊菸,形容生活貧睏,炊菸稀少。
  • 恰受:正好接受。
  • 生柴葉:未經曬乾的柴葉,指燃料質量差。
  • 饞口:飢餓的嘴。
  • 宿草荄:隔年的草根,指食物極其匱乏。
  • 襤■:破爛。
  • 衣袂溼:衣袖溼了,這裡指早晨的露水打溼了衣服。
  • 踏青:春天到郊外遊玩。

繙譯

炊菸稀少,正好用未經曬乾的柴葉來燒火,飢餓的嘴衹能喫隔年的草根。早晨的露水打溼了破爛的衣服,這分明不是爲了春天到郊外遊玩而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乙巳春夏間辳民飢荒的慘狀。詩中通過“冷菸”、“生柴葉”、“宿草荄”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辳民生活的貧睏和食物的匱乏。後兩句通過“襤■衣袂溼”和“分明不爲踏青來”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辳民的艱辛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辳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