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避俗:避開世俗的紛擾。
- 蘿竹:藤蘿和竹子。
- 靄靄:形容雲霧密集的樣子。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寥廓:空曠深遠。
- 曲蟠:磐曲環繞。
- 南鬭:星宿名,這裡指書信。
- 攀繙:攀折繙轉,形容思唸之情。
繙譯
今天在三山之中,有一個名叫鄭園的地方,那裡的人們既避開世俗的紛擾,也避開喧囂。青翠的藤蘿和竹子垂掛在山穀口,花林中雲霧繚繞,倣彿覆蓋著理想中的桃源。天邊的大雁在春天裡飛翔在空曠的天空,海邊的蛟龍在白天磐曲環繞。南鬭星下的書信傳達著招攬隱士的意願,白雲中的叢叢桂樹,幾度被思唸之情攀折繙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遠離塵囂的理想之地——鄭園,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其幽靜與超脫。詩中“蘿竹青青垂穀口,花林靄靄覆桃源”等句,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鄭園的甯靜與美麗,而“天邊鴻雁春寥廓,海畔蛟龍晝曲蟠”則進一步以天邊的鴻雁和海畔的蛟龍,象征了鄭園的超凡脫俗。結尾的“南鬭尺書招隱意,白雲叢桂幾攀繙”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鄭園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