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仝:同。
- 薰風:和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石榻:石制的牀。
- 幽梵:指僧人誦經的聲音。
- 問字:請教字義,指學習。
- 揚子:指揚雄,西漢著名文學家、思想家。
- 談經:講解經書。
- 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這裏泛指高僧。
- 興闌:興盡,興致消退。
- 尊酒:指酒宴。
翻譯
在夏日,我與陳元甫、僧宏恩一同前往萬鬆庵,那裏是盛仲文讀書的地方,我得到了一個「中」字。
這個地方偏僻,蓬門緊閉,靜謐無聲,只有一條小徑穿過鬆蘿。和風吹拂着石牀,僧人的誦經聲從花叢中傳出。我們向揚子請教字義,與高僧討論經書。當興致消退,酒宴結束,我們便在月光照耀的路上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夏日裏,詩人與友人在幽靜的萬鬆庵中讀書、討論學問的情景。詩中「地僻蓬門靜,松蘿一徑通」描繪了環境的幽靜,而「薰風回石榻,幽梵出花叢」則通過自然與人文的結合,展現了庵中的寧靜與學問的氛圍。最後兩句「興闌尊酒罷,歸路月明中」則表達了學問討論結束後的寧靜與滿足,以及歸途中的美好景緻。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問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