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陳汝大招集林氏園亭同陳幼孺鄭性之康孟擔徐惟起袁無競分得陽字
招隱城隅一草堂,開尊正對菊花黃。
臺邊薜荔寒秋水,檻外芙蓉弄夕陽。
雲起三山藏古堞,風吹萬籟轉清商。
相看不醉茱萸酒,鏡裏空餘兩鬢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陳汝大: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招集:召集,邀請。
- 林氏園亭:林家的園林和亭子。
- 陳幼孺、鄭性之、康孟擔、徐惟起、袁無競:均爲參與聚會的人名。
- 分得陽字:指在詩會中分韻,每人根據「陽」字韻作詩。
- 開尊:打開酒器,指開始飲酒。
- 菊花黃:指菊花盛開,黃色是菊花的典型顏色。
- 薜荔: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寒秋水:形容秋天的水顯得清冷。
- 芙蓉:指荷花。
- 弄夕陽:在夕陽下搖曳生姿。
- 三山:神話中的山名,這裏可能指遠處的山。
- 古堞:古代城牆的殘垣。
- 萬籟: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
- 清商:秋風,也指秋天的音樂。
- 茱萸酒:重陽節的傳統飲品,茱萸有驅邪避疫的寓意。
- 鏡裏空餘兩鬢霜:鏡中只能看到自己兩鬢的白髮,形容歲月流逝,人已老去。
翻譯
在重陽節這一天,陳汝大在林家的園亭中召集了一場聚會,邀請了陳幼孺、鄭性之、康孟擔、徐惟起、袁無競等人。我們分韻作詩,我分到了「陽」字韻。
草堂中,酒杯正對着盛開的黃色菊花。臺邊的薜荔藤蔓在秋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寒冷,而亭外的荷花在夕陽的照耀下搖曳生姿。
雲起時,遠處的山巒遮掩了古老的城牆。風起時,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隨着秋風流轉,顯得格外清脆。
我們相聚一堂,卻不願沉醉於茱萸酒中,因爲鏡中的自己,只剩下兩鬢斑白的痕跡,提醒着我們歲月的流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在林家園亭的聚會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菊花黃」、「薜荔寒秋水」、「芙蓉弄夕陽」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秋日園亭的畫卷,而「鏡裏空餘兩鬢霜」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與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風采和詩人對時光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