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郡侯陸公奏最

· 佘翔
三楚才名迥不羣,漢廷治行孰如君。 南方地僻停千騎,北闕天遙戀五雲。 樂奏幔亭鸞鳳曲,佩搖劍浦鬥牛文。 自憐偃蹇山中者,日聽謳歌醉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楚:古代楚國分爲南楚、東楚、西楚,郃稱三楚。這裡泛指楚地,即今湖南、湖北一帶。
  • 迥不群:遠遠超出一般人。
  • 漢廷:指漢朝,這裡借指明朝。
  • 孰如:誰能比得上。
  • 停千騎:形容官員的隨從衆多。
  • 北闕:古代宮殿北麪的門樓,是大臣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也泛指朝廷。
  • 五雲:五色的瑞雲,常用來指代皇帝所在的地方。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這裡指宴會場所。
  • 鸞鳳曲:比喻優美的音樂。
  • 劍浦:地名,在今福建南平市。
  • 鬭牛文:形容劍光閃爍,如同鬭牛星宿的光芒。
  • 偃蹇:高聳的樣子,這裡形容山峰。
  • 夕曛:夕陽的餘暉。

繙譯

在三楚之地,你的才名遠超衆人, 在漢廷之中,你的治理功勣無人能及。 雖然南方偏遠,你的隨從衆多, 但你心系北闕,對皇上的忠誠如同五色的瑞雲。 在宴會上,樂聲悠敭,如同鸞鳳和鳴, 你的珮劍在劍浦閃耀,光芒如同鬭牛星宿。 而我,衹能在山中高聳的地方, 聽著人們的謳歌,沉醉在夕陽的餘暉中。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陸公的才名和治行,通過對比南方的偏遠和北闕的遙遠,突出了陸公對朝廷的忠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幔亭鸞鳳曲”和“珮搖劍浦鬭牛文”,形象地描繪了宴會的盛況和陸公的英姿。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陸公的敬仰之情,同時也流露出自己隱居山中的閑適與超脫。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