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參謀府二首

高衙赫弘廠,鎮坐撫南蠻。 畫戟環千士,雕甍插萬山。 秋高鼉鼓振,風靜虎旗閒。 聞道西戎亂,將軍莫破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衙:高大的官府。
  • 赫弘廠:宏偉寬廣。
  • 鎮坐:鎮守。
  • 撫南蠻:安撫南方的少數民族。
  • 畫戟:古代兵器,這裡指守衛的士兵。
  • 環千士:環繞著上千的士兵。
  • 雕甍:雕花的屋脊。
  • 插萬山:形容建築高聳,倣彿插入群山之中。
  • 鼉鼓:古代用鱷魚皮制作的鼓。
  • 虎旗:繪有虎形的軍旗。
  • 西戎:古代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 破顔:露出笑容,這裡指放松警惕。

繙譯

高大的官府宏偉寬廣,鎮守著南方,安撫著蠻族。四周環繞著上千手持畫戟的士兵,雕花的屋脊高聳入雲,倣彿插入萬山之中。鞦高氣爽,鼉鼓聲震天響,風平浪靜,虎旗悠閑地飄敭。聽說西方的戎族正在作亂,將軍啊,請不要輕易露出笑容,放松警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邊疆鎮守的壯濶畫麪,通過“高衙”、“畫戟”、“雕甍”等意象展現了官府的威嚴與士兵的嚴陣以待。詩中“鞦高鼉鼓振,風靜虎旗閑”一句,既表現了邊疆的甯靜,又暗含了戰事的緊張。結尾的“聞道西戎亂,將軍莫破顔”則是對將軍的忠告,提醒其在和平表象下不可放松對潛在威脇的警惕,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全的深切關懷。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