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竹所先輩韻

憶昔南宮角俊遊,高名何事間陳樓。 漢廷素擅無雙譽,蘭省今推第一流。 吟策追隨梅澗曉,書燈深窈竹房秋。 遙知近注潛夫論,應是斯人可得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宮:古代指太學、國子監等官學。
  • 角俊遊:指在官學中才華出衆,遊學四方。
  • 高名:顯赫的名聲。
  • 間陳樓:指在陳樓(可能是地名或建築名)之間往來,意指在官場中活動。
  • 漢廷:指漢朝朝廷,這裏泛指朝廷。
  • 素擅:一向擅長。
  • 無雙譽:無與倫比的聲譽。
  • 蘭省:指翰林院,古代文學高官的聚集地。
  • 第一流:最優秀的人才。
  • 吟策:吟詠和策論,指文學和學術活動。
  • 梅澗曉:梅樹旁的溪澗在清晨,形容清幽的學習環境。
  • 書燈深窈竹房秋:在深邃幽靜的竹房中,秋夜點着書燈學習。
  • 潛夫論:東漢王符的著作,這裏指深奧的學術著作。
  • 斯人:這個人,指李竹所。
  • 得儔:找到匹配的夥伴或對手。

翻譯

回憶往昔在南宮的才華橫溢,名聲顯赫,爲何要在陳樓間穿梭。在漢朝朝廷中一向享有無與倫比的聲譽,如今在翰林院被推崇爲最傑出的人才。清晨在梅樹旁的溪澗吟詠策論,秋夜在幽深的竹房中點着書燈深造。遙想你近來註解的深奧學術著作,應該是這樣的人才能找到匹配的夥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和讚美李竹所的才華和成就,展現了對其深厚的敬意和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南宮」、「漢廷」、「蘭省」等,來強調李竹所的學識和地位。同時,通過描繪清晨的梅澗和秋夜的竹房,傳達出一種清幽而專注的學術氛圍。最後,詩人對李竹所的學術成就表示期待和讚賞,認爲他是一個難得的才子,能夠深入研究並理解高深的學術著作。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欽佩和對學術追求的尊重。

朱晞顏

元湖州路長興(今屬浙江)人,字景淵。歷官瑞州路。城務稅課提領。有《瓢泉吟稿》 ► 2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