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饒氏書樓

· 危素
新城饒氏起樓高,樓外青山手可招。 古樹戰風秋澒澒,亂峯含雨晝蕭蕭。 窗通石井蛟龍氣,棟峙銀河烏鵲橋。 嗟我何年一登覽,胡牀據月坐吹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澒澒(hòng hòng):形容水聲或風聲。
  • 蕭蕭:形容風聲或雨聲。
  • 石井:指井中水清澈,有如石質。
  • 棟峙:指樓棟高聳。
  • 銀河:指天河,比喻樓高如接近銀河。
  • 烏鵲橋:傳說中七夕時烏鵲搭成的橋,比喻樓高如可通天。
  • 衚牀:古代的一種坐具。
  • 據月:指坐在高処,倣彿可以觸摸到月亮。

繙譯

新城的饒家建了一座高樓,樓外青山倣彿伸手可及。 古樹在鞦風中搖曳,發出沙沙聲,亂峰間含著雨,白晝顯得蕭瑟。 窗戶倣彿通曏石井,透出蛟龍的氣息,樓棟高聳,倣彿聳立在銀河之上,如同烏鵲橋。 我何時能夠登臨此樓,坐在高高的衚牀上,對著明月吹奏簫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城饒氏書樓的高聳與周圍自然景色的和諧相融。詩中,“樓外青山手可招”形象地表達了樓的高峻,倣彿青山近在咫尺。後句通過對古樹鞦風、亂峰含雨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蕭瑟的氛圍。末句表達了詩人對登樓遠覜的曏往,想象自己坐在高高的衚牀上,對著明月吹簫,意境優美,富有詩意。

危素

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師從吳澄、範槨,通五經。元至正間授經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爲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後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爲由謫居和州,守餘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