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子昂竹石

· 危素
叢篁偏映寒雲色,古石猶凝碧蘚痕。 曾是碧瀾堂上月,獨臨苕水照王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叢篁(cóng huáng):密集的竹叢。
  • :映照。
  • 寒雲:寒冷的雲。
  • 古石:古老的石頭。
  • :凝結。
  • 碧蘚(bì xiǎn):綠色的苔蘚。
  • :痕跡。
  • 碧瀾堂:地名,可能是一個建築物的名稱。
  • :月亮。
  • 苕水(tiáo shuǐ):水名,可能是指某條河流。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這裡可能指趙子昂。

繙譯

密集的竹叢映照著寒冷的雲色,古老的石頭上凝結著綠色的苔蘚痕跡。這裡曾是碧瀾堂上的月光,獨自照耀著苕水,映照著王孫的身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富有詩意的自然景象。通過“叢篁”與“寒雲”、“古石”與“碧蘚”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的古老與生機。後兩句則通過“碧瀾堂上月”與“苕水照王孫”的描繪,將月光下的甯靜與王孫的孤寂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以及對往昔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

危素

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師從吳澄、範槨,通五經。元至正間授經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爲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後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爲由謫居和州,守餘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