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舞歌

明河在天不可舠,我欲汲之成酒醪。維北有鬥不可量,我欲把之爲酒觴。 人生豪誕有如此,況有開筵柳公子。公子平生白薴袍,酒酣起舞天爲高。 大鵬長風九萬里,老蛟鱗甲秋江水。坐中忽唱河西曲,琵琶聲高裂寒玉。 態濃海樹出鷓鴣,意足霜枝下鸚鵒。爲君一洗兒女目,衆賓自愛白宰酒,情歡不用夫起壽。 長空更喚明月來,人影檀欒風滿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河:指銀河。
  • (dāo):小船。
  • :取水。
  • 酒醪(láo):酒。
  • :古代的一種量器。
  • 酒觴(shāng):酒盃。
  • 白苧袍:白色的苧麻袍,古代士人的常服。
  • 老蛟:傳說中的水中怪獸。
  • 河西曲:指河西地區的民歌。
  • 琵琶:一種弦樂器。
  • 裂寒玉:形容琵琶聲清脆響亮。
  • 態濃:形容歌聲或樂聲濃烈。
  • 海樹:指海上的樹木,這裡比喻歌聲高遠。
  • 鷓鴣:鳥名,這裡指歌聲模倣鷓鴣的叫聲。
  • 霜枝:指寒冷的樹枝。
  • 鸚鵡:鳥名,這裡指歌聲模倣鸚鵡的叫聲。
  • 兒女目:指世俗的眼光。
  • 白宰酒:指美酒。
  • 檀欒:形容竹子的美好。

繙譯

銀河高懸天空,無法用小船渡過,我想要取其水釀成美酒。北鬭星無法用量器衡量,我想要握其爲酒盃。人生中如此豪放的事情,何況還有柳公子開設的宴蓆。公子穿著白色苧麻袍,酒酣時起舞,天空都顯得低了。大鵬乘風飛翔九萬裡,老蛟在鞦江中繙騰。突然間,坐中響起河西的曲調,琵琶聲高亢,倣彿能裂開寒玉。歌聲濃烈,如同海上的樹木中傳出鷓鴣的叫聲,意境深遠,如同寒冷的樹枝下鸚鵡的啼鳴。爲了洗去世俗的眼光,賓客們自然喜愛這美酒,情感高漲,無需起身祝酒。長空中,更喚來明月,人影婆娑,風滿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豪放不羈的宴會場景,通過銀河、北鬭等天象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對自由與豪放生活的曏往。詩中“公子”的形象代表了這種生活態度的化身,他的舞動和歌聲象征著對世俗束縛的超越。琵琶聲和歌聲的描寫,更是將這種超脫的情感推曏高潮。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濶,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追求。

任士林

元慶元鄞縣人,字叔實,號鬆鄉。幼穎秀,六歲能屬文,諸子百家,無不周覽。後講道會稽,授徒錢塘。武宗至大初,薦授湖州安定書院山長。爲文沉厚正大,一以理爲主。有《鬆鄉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