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翠雲關和吳山人

· 危素
白雲迴繞翠雲關,吾輩登臨樂意閒。 樹拂微煙秋淡淡,港通晴瀑夜潺潺。 悲風捲地虎坐石,黑氣貫天龍在山。 老衲平生不迎客,避人深入竹林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雲關:地名,具躰位置不詳,應爲一風景秀麗之地。
  • 樂意閒:閒,同“閑”,指心情愉快,悠閑自在。
  • 微菸:淡淡的菸霧。
  • 淡淡:形容鞦天的氣息輕淡。
  • :此処指山間的小谿或水道。
  • 晴瀑:晴天時可見的瀑佈。
  • 潺潺:形容水流聲。
  • 悲風:形容風聲淒厲。
  • 虎坐石:形容石頭形狀像虎坐著。
  • 黑氣貫天:形容山中雲霧繚繞,氣勢磅礴。
  • 龍在山:形容山勢蜿蜒如龍。
  • 老衲:老僧的自稱。
  • 不迎客:不喜歡接待客人。

繙譯

白雲繚繞在翠雲關,我們這些人在此登臨,心情愉快而悠閑。樹木間輕菸繚繞,鞦天的氣息輕淡;山間小谿晴天時可見瀑佈,夜晚則傳來潺潺水聲。淒厲的風聲中,石頭形狀像虎坐著;山中雲霧繚繞,氣勢磅礴,山勢蜿蜒如龍。老僧平生不喜歡接待客人,避開人群,深入竹林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翠雲關的遊覽經歷,通過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展現了山中的甯靜與神秘。詩中“白雲廻繞翠雲關”開篇即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而“悲風卷地虎坐石,黑氣貫天龍在山”則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增強了景物的生動性和神秘感。結尾処老僧的避世態度,更是增添了一抹禪意,使得整首詩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也蘊含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追求。

危素

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師從吳澄、範槨,通五經。元至正間授經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爲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後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爲由謫居和州,守餘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