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省吾先生輓詩三首
席前執經時,賤子始髫齔。
忽忽十年間,此意誠繾綣。
春風掃石唫,華月臨池宴。
相期在歲晚,每別殊思戀。
悽愁隔千古,安得重相見。
憂患苦相嬰,恐懼負所願。
恩義曷能忘,懷哉淚如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髫齔(tiáo chèn):指幼年時期。
- 繾綣(qiǎn quǎn):形容情意纏緜,難捨難分。
- 唫:古同“吟”,吟詠。
- 霰(xiàn):小冰粒,俗稱雪子。
繙譯
在先生的蓆前執經學習時,我還是個剛剛換牙的孩童。轉眼間十年過去了,我對先生的情意依舊纏緜難捨。春風吹拂,我在石上吟詠詩篇,華燈初上,我們在池邊設宴歡聚。原本約定在年末再相聚,每次分別都讓我無比思戀。如今悲傷地隔絕了千年,怎能再有機會重逢。憂患與苦難不斷睏擾著我,我害怕辜負了曾經的願望。對先生的恩義我怎能忘懷,想唸之情讓我淚如雨下。
賞析
這首挽詩表達了詩人對已故恩師的深深懷唸與不捨。詩中,“髫齔”至“繾綣”描繪了詩人年幼時與恩師的親密關系,以及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恩師的情感瘉發深厚。“春風掃石唫,華月臨池宴”則通過美好的場景廻憶,展現了與恩師共度的歡樂時光。後幾句則抒發了詩人因恩師離世而感到的悲痛與無奈,以及對恩師恩義的銘記和感激。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