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齋秋晚

· 葉顒
木落遠山佳,荊吳接兩淮。 秋深紅樹嶺,人老白雲齋。 竹色頻侵袂,苔痕欲上鞋。 宵深明月色,清爽透吟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吳:指古代的楚國和吳國,這裏泛指江南地區。
  • 兩淮:指淮河兩岸的地區。
  • 宵深:夜深。

翻譯

秋天的遠山,樹葉落盡,景色格外佳美,江南與淮河兩岸接連不斷。 深秋時節,紅葉點綴的山嶺格外醒目,而人已老去,居住在白雲繚繞的幽靜齋室。 竹林的翠色似乎要侵入衣袖,苔蘚的痕跡彷彿要爬上鞋子。 夜深人靜,明亮的月光灑落,清爽的氣息透徹心扉,令人心曠神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秋時節的遠山景色和幽靜齋室的氛圍。通過「木落遠山佳」和「秋深紅樹嶺」等句,展現了秋天的寧靜與美麗。詩中「竹色頻侵袂,苔痕欲上鞋」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增添了詩意。結尾的「宵深明月色,清爽透吟懷」則表達了在寧靜的夜晚,月光帶來的清爽感受,使人心境開闊,情感得以抒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