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顧仲庸韻兼謝送米

醉裏高歌若有神,山林無處著閒身。 飢來欲問餐鬆者,老去猶爲乞米人。 織女機空星化石,麻姑酒盡海生塵。 灑清溪上梅花發,誰共先生醉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餐松:指喫松樹的果實,古人認爲松樹果實可延年益壽。
  • 乞米:指求取食物,這裡比喻生活貧睏。
  • 織女機空:傳說中織女在天上的織佈機,這裡比喻空無一物。
  • 星化石:指星星化作石頭,比喻事物變化無常。
  • 麻姑酒盡:麻姑是神話中的仙女,酒盡比喻美好時光的結束。
  • 海生塵:比喻時間久遠,海中都積滿了塵埃。
  • 灑清谿:指在清澈的谿水邊。
  • 先生:對詩人的尊稱。

繙譯

醉中高歌,倣彿有神助,但在山林之中卻無処安放我這閑散的身軀。 飢餓時想要詢問那些以松果爲食的人,而我老去卻仍是一個乞討食物的人。 織女的織機空空如也,星星化作了石頭,麻姑的美酒已盡,海中積滿了塵埃。 在清澈的谿水邊,梅花盛開,有誰與我一同享受這美好的春天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與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醉裡高歌若有神”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一麪,而“山林無処著閒身”則透露出對現實束縛的不滿。通過“餐松者”與“乞米人”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貧睏現實的無奈。後兩句以神話傳說爲背景,抒發了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誰共先生醉好春”則流露出對知音難尋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矛盾的深刻感悟。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