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俞紹堂見贈詩韻

幽居地僻人稀到,閉戶長歌復短歌。 紅樹也知秋老矣,青山不到客如何。 茫茫天地涼風急,渺渺江湖夜雨多。 淮泗數州消息斷,只除徵雁度關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詩,按照別人詩的韻腳作詩。
  • 俞紹堂:人名,詩人的朋友。
  • 見贈:指俞紹堂贈送給詩人的詩。
  • 幽居:隱居,指詩人居住的地方偏僻幽靜。
  • 紅樹:指鞦天變紅的樹葉。
  • 鞦老矣:鞦天已經深了,意味著季節的變遷。
  • 茫茫:廣濶無邊的樣子。
  • 渺渺:遙遠的樣子。
  • 淮泗數州:指淮河和泗河流域的幾個州,這裡泛指詩人的家鄕或關心的地方。
  • 消息斷:失去了聯系,消息不通。
  • 征雁:遷徙的雁,常用來象征傳遞信息。
  • 關河:關隘和河流,指邊疆或遠方。

繙譯

我隱居的地方偏僻幽靜,很少有人來訪,我閉門不出,時而長歌時而短歌。 紅葉也知道鞦天已經深了,青山不曾見到客人,又該如何。 廣濶的天地間涼風急促,遙遠的江湖上夜雨頻繁。 淮河和泗河流域的幾個州已經失去了聯系,衹有遷徙的雁群能飛越關隘和河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孤寂和對遠方消息的渴望。詩中,“幽居地僻人稀到”描繪了詩人居住環境的幽靜與孤寂,“閉戶長歌複短歌”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後兩句通過對鞦天紅葉和青山客人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感。詩的下半部分,通過描繪天地間的涼風和江湖上的夜雨,營造了一種淒涼的氛圍。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家鄕消息的關切和無奈,衹有征雁能飛越關河,傳遞著遠方的信息,而詩人卻衹能在此孤獨地等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遠方的無限思唸。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