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曹新民感時傷事韻三首

北傖老作江南客,撫卷令人百感生。 天下紛紛何日定,胸中磊磊有時平。 滄江日映旌旗影,紫塞風悲鼓角聲。 今日封侯總年少,老來豪氣謾崢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傖(běi cāng):北方粗野之人,此指作者自指。
  • 撫卷:繙閲書籍。
  • 百感生:産生多種感慨。
  • 紛紛:混亂無序的樣子。
  • 胸中磊磊:心中鬱結不平。
  • 滄江:泛指江河。
  • 旌旗影:旗幟的影子。
  • 紫塞:指長城,古時長城多用紫土築成,故稱。
  • 鼓角聲:戰鼓和號角的聲音,代表戰爭。
  • 謾崢嶸:徒然顯赫。

繙譯

我這北方粗人老來成爲江南的客子,繙閲書籍時,百感交集。 天下紛亂,何時才能安定?心中鬱結,有時也能平複。 江河上日光照耀著旌旗的影子,長城邊風聲中傳來戰鼓和號角的悲鳴。 如今封侯的多是年輕人,而我這老者,豪氣衹是徒然顯赫。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作爲北方人在江南的客居之感,以及對時侷混亂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北傖老作江南客”一句,既顯示了作者的地域身份,又暗含了嵗月流轉、人生變遷的哀愁。後文通過對“天下紛紛”和“胸中磊磊”的對比,抒發了對國家動蕩和個人命運的無奈。結尾的“老來豪氣謾崢嶸”更是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年輕一代的羨慕與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充滿了滄桑與悲涼。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