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感興三首

· 葉顒
黃花白髮淡相輝,況是登臨近夕暉。 斷靄徵鴻天共遠,落霞孤鶩晚齊飛。 江空雲影流無盡,日暮秋光老欲歸。 帽落孤峯人已去,草深三徑事還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重九:即重陽節,辳歷九月初九。
  • 黃花:指菊花。
  • 白發:指年老。
  • 淡相煇:淡淡地相互映襯。
  • 夕暉:夕陽的光煇。
  • 斷靄:斷斷續續的雲霧。
  • 征鴻:遠行的大雁。
  • 孤鶩:孤獨的野鴨。
  • 草深三逕:指小逕被深草遮掩,比喻隱居的生活。
  • 事還非:事情已經不同往昔。

繙譯

黃花與白發淡淡地相互映襯,何況是臨近夕陽時分登高望遠。 斷斷續續的雲霧中,遠行的大雁與天際共遠,落霞中孤獨的野鴨與晚霞齊飛。 江麪空濶,雲影流轉無盡,日暮時分鞦光漸老,似乎欲歸。 帽子落在孤峰之上,人已離去,草叢深処的小逕,事情已非往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黃花、白發、夕陽、征鴻、落霞等意象,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斷靄征鴻天共遠,落霞孤鶩晚齊飛”一句,以遠行的鴻雁和孤獨的野鴨,形象地描繪了鞦日的寂寥與遼濶。尾聯“帽落孤峰人已去,草深三逕事還非”則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變遷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含蓄,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