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戊戌九日感懷賦

· 葉顒
晚對南山飲濁醪,少舒幽憤醉醄醄。 雲邊黃菊紉芳佩,世上紅塵襲敝袍。 陶令官閒身尚健,孟嘉帽落趣殊高。 登臨我亦秋風客,虛負人呼一世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濁醪(zhuó láo):指未經過濾的酒。
  • 醄醄(táo táo):形容醉酒的樣子。
  • (rèn):穿線,這裏指佩戴。
  • 芳佩:香草製成的佩飾。
  • 紅塵:塵世,指人間繁華。
  • 敝袍:破舊的衣服。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孟嘉: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清高著稱。
  • 帽落:指孟嘉的故事,他曾在宴會上因醉酒而帽子掉落,卻因此得到讚賞,認爲其不拘小節,風度非凡。
  • 秋風客:指在秋天遊歷的客人。
  • 一世豪:指一代豪傑。

翻譯

傍晚時分,我對着南山喝着未過濾的酒,稍微舒緩了內心的憂鬱,醉得醄醄然。雲邊盛開的黃菊花,我將其佩戴在身上,而世間的繁華卻像塵土一樣襲來,覆蓋在我的破舊衣袍上。陶淵明雖然官職閒散,但身體依然健壯;孟嘉的帽子雖然掉落,但其趣味卻顯得格外高雅。我也在這秋風中游歷,卻感到虛度了人生,辜負了人們稱我爲一代豪傑的期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南山飲酒、黃菊佩戴等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詩中「濁醪」、「醄醄」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詩人醉酒的狀態,而「雲邊黃菊」與「世上紅塵」的對比,則突顯了詩人對自然與簡樸生活的偏愛。通過對陶淵明和孟嘉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高潔品格和超脫世俗的追求。結尾的「秋風客」和「一世豪」則流露出詩人對人生價值的反思和對虛名的淡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