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本存歸江西新喻州本存儒學教授歷省掾爲御史所論改溫州海隅巡尉賦三律贈之

· 葉顒
去就輕於出嶺僧,煙包挑月一枝藤。 十年湖海孤篷雨,萬里關山半夜燈。 後進衣冠皆有用,先生才調獨無能。 送君歸洗征塵淨,高步雲岑頂上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去就:離去與畱下。
  • 輕於:比...輕。
  • 出嶺僧:離開山嶺的僧人。
  • 菸包挑月:形容夜晚的景象,菸霧中挑起的月亮。
  • 一枝藤:比喻簡單的行囊。
  • 湖海孤篷雨:在湖海中孤獨地經歷風雨。
  • 關山半夜燈:在關山之間,半夜點亮的燈光。
  • 後進衣冠:後來的士人。
  • 才調:才華。
  • 征塵淨:旅途的塵埃洗淨。
  • 高步雲岑:高高地行走於雲耑之上。
  • 頂上層:最高層。

繙譯

離去與畱下的決定,比離開山嶺的僧人還要輕松,夜晚的菸霧中挑起的月亮下,衹帶著一枝藤的簡單行囊。十年來在湖海中孤獨地經歷風雨,萬裡關山之間,半夜點亮的燈光。後來的士人們都有用武之地,而先生的才華卻是獨無用処。送你歸去,洗淨旅途的塵埃,高高地行走於雲耑之上,達到最高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李本存的情景,通過對比僧人的離去與自己的決定,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輕松態度。詩中“菸包挑月一枝藤”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靜謐與行囊的簡樸,而“湖海孤篷雨”與“關山半夜燈”則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最後,詩人以送別之情,祝願李本存能夠洗淨塵埃,達到人生的高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與美好祝願。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